今天大概翻了翻本书《孤独读书术》的目录和背面的书摘,并粗略地读了一些章节。怎么说呢?作者写这本书引进了他的哲学思维,所以每个章节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哲学的语调,如影随形。这就导致一些很尴尬的场面。比如有些地方我们读一次,貌似觉得懂了。可当我们我深入去思考,却忽然发现自己无法完整表述作者在阐明什么?这里面就体现了作者在写这些内容时的形式,带上了思考的深度。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紧随他的步伐,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我们想凭借自己的直觉赌上一把,那很抱歉,极有可能背道而驰。
因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并非浮于浅表,我们无法伸手就拿走,即取即用。这也就明确了作者开篇前主张的观点——反对不带思考的死读书,读死书。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以及阅读时的思考路径和过后的主张输出。我们要懂得平衡文字于与阅读和思考的关系。
单单看文字就如同初见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只是匆匆别过,就叫对方的姓甚明谁都一无所知,表面特征也毫无印象,我们又何谈认识,何谈知晓其人?
只有当我们遇上了,对上眼,谈上话,由表入内,逐层深入,才能一点点关联上自己的主观意识,加以猜想印证,不断辩证调整的过程,才能做到熟悉,理解,得心应手,相知相交,相熟相念……
可以说文字其实是阅读的虚像,是思考的实相。
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从阅读的目的而言,我们阅读主要是希望解决心中疑惑,或者是增长知识积累的厚度,又或者是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说白了,就是增长见闻,增益生活,丰富精神财富,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而阅读的前提,就是要懂文字的遣词造句,我们要读的就是文字给我们打造的景象,它或许如画,如诗,又或者如天地,如大海,如繁华落尽,又或者如高山流水;形态各异,应有尽有。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文字的本身,而是它施展浑身解数,给我们幻变的魔术。因而,它是虚的,随着我们的感官变化而变化。我们想的是什么样,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所以,它由我们思考去定性,从而具象化。
读罢此书,相信我一定能够重新定义读书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