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很高兴遇见你。今天继续为你解读《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昨天,我们学习了关系对沟通的重要作用,了解了如何用沟通的方法建立稳固的家庭关系。我们会看到除了沟通的关系外,沟通的氛围也很关键,那么沟通氛围会对沟通产生哪些影响?影响沟通氛围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又要如何做,才能营造更好的沟通氛围?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3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02.减少对方的防卫心理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当我们想要让父母买玩具,我们会看父母脸色,尽可能挑父母高兴的时候说;长大后,当我们想要和老板谈升职加薪的事儿,我们也会选择公司业绩好,老板心情好的时候去谈。之所以我们会这么做,正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沟通氛围对于沟通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那既然沟通氛围这么重要,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沟通氛围呢?
在书中,作者提到,影响沟通氛围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卫心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别人批评我们,甚至攻击我们时,我们就会像刺猬一样,立刻竖起我们全身的刺来进行防卫。而在这一来一回的攻击和防卫中,沟通的氛围遭到了破坏。
因此,要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首先,我们就要了解,有哪些行为会引起他人的防卫心理。
在书中,罗纳德为我们列举了3种容易引起他人防卫的行为。
第一种行为是评价式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觉得你在高高在上地评价他,从而引起对方的不满。举个例子,当你看到老公没有打扫卫生时这么说:“你老是不打扫卫生,还把客厅弄得这么乱!”这就是属于评价式的语言,它会让对方觉得不受尊重,从而引发他的防卫心理。
这时候,我们不妨用描述式语言来沟通。也就是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感受上,不对他人进行评价。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公,如果你不打扫卫生,我就得自己打扫,这让我有点郁闷。”这样讲,没有针对你的老公,又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自然就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了。
第二种容易引起防卫心理的行为是支配式沟通。采用这种沟通行为的人总是想要把控一切,以至于让对方觉得自己被支配,被控制,从而引起对方的防卫心理。
比如作为家长,我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很多时候当我们想要孩子乖乖听话时,我们总会忽略孩子的想法,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决定或是解释一些东西。比如,我们会说:“你咳嗽,不准吃糖”、“你必须在9点前上床睡觉”,当我们这么说时,我们就很容易引进孩子的反感或是叛逆。
所以,我们要尽量少用支配性的语言,多用问题导向的方法来沟通。什么是问题导向呢?就是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让对方会觉得,你沟通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不是想控制我,这样一来,对方也就更愿意配合我们了。
第三种容易引起防卫心理的行为是优越感。罗纳德告诉我们,任何表达“我比你优秀”的信息都会引起对方的防卫态度。比如你看到同事在做一项工作,你好心想要提点他。如果你这么说:“你这么做效率太低了,今晚怕是要加班。”那么对方心里可能会想:“你这么厉害,要不你来?”如果我们换种说法,用平等的口吻说:“这个工作我之前做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我之前用过的方法。”这样说,对方是不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呢?
以上就是容易引起他人防卫心理的3种行为。只有我们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我们才有可能建立正向的沟通气氛,创造更积极的关系。这里,可能有的人会说,我控制得了自己的行为,我控制不了别人的行为啊!如果别人总是攻击、批评我,我肯定也会竖起防卫心理,那个时候,沟通的氛围不也变得糟糕了吗?
是啊,如果别人用唤起防卫行为的言语对待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回应,才更有利于沟通呢?这里方法主要有两个,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个方法,是寻找更多的信息。
比如,我们可以用询问的方式,了解更多的详情。比如,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真是太粗心了。”你可以向对方询问:“你觉得我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呢?”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声音、语调、表情、姿势,尽量不带有攻击性。
除了询问的方式外,我们还可以用推测的方式,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如果另一半指责我们不是一个好妈妈时,我们要暂时按捺住愤怒的心情,用推测的方式沟通。比如这么说:“你说我不是个好妈妈时,是因为我陪孩子的时间不够吗?还是我对孩子的态度不好?”
总之,当别人的言语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时,最重要的,是别急着反击,多问问对方到底是对哪些地方不满意。只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已经完全了解问题出在哪里,可是我们还是忍不住想要竖起防卫心理,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第二个方法,那就是同意批评者的看法。
同意批评者的看法,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公平,明明对方就在攻击我们,我们干嘛还要同意他。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要全盘同意对方的观点,我们要同意的,只是确实存在的事实。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和另一半约会迟到了一个小时,对方臭骂了我们一顿。无论他说话都难听,我们都要认识到,至少我们迟到了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同意这部分的事实,比如这么说:“实在不好意思,我确实迟到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同意批评者的感觉,也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这么说:“我能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在这么冷的天等了一个多小时,的确让人很生气。”
当然,同意批评者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失去自己的立场,更不意味着要卑躬屈膝。
在同意了对方部分观点之后,我们可以用平和的语气进行解释。比如这么说:“我为我的迟到道歉,但我迟到并不是故意的,因为前面路口出了个车祸,把整条街都堵住了。”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非防卫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这么说:“实在抱歉,因为我的迟到让你这么生气。但我不希望你因此故意说一些难听的话,那样的话会让我很难过。
总之,当我们在沟通时,我们要尽量减少会引起对方防卫心理的语言,当面对他人的批评时,我们也要学会用不防卫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指责。
03.避免破坏性的冲突模式
当然,我们毕竟不是圣人,很难做到每次都用最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生冲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一提到冲突,大家的想法大多是负面的。毕竟无论是争吵,还是冷战,都在无形之间影响着彼此的关系。如果频繁地发生冲突,还会让两个人关系破裂。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会对关系产生恶劣的影响。适当的冲突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反而有利于建立牢固的亲密关系。
那么,有哪些冲突会对彼此的关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呢?主要有以下这四种,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种破坏性的冲突模式是批评。这里说的批评不是就事论事的批评,而是人身攻击。
第二种破坏性的冲突模式是防卫。当别人批评我们时,适当的自我保护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其中一个人永远否认自己的责任,那么彼此的关系肯定要受到影响。
第三种破坏性的冲突模式是蔑视。有的时候,一句无意的嘲讽,一个翻白眼的表情、一个蔑视的眼神,都会让对方怒不可遏。
第四种破坏性的冲突模式是回避。当对方表达不满时,你试图逃避或是沉默拒绝交流,这其实就是回避。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无形中告诉对方,你是无关紧要的,我懒得和你说话。类似这样的冲突模式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好,以上就是对亲密关系产生严重危害的四种冲突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冲突模式并不是单一出现的,很多时候它往往会联合起来出现。
举个例子,你发现伴侣又花钱买游戏装备了,你很生气,忍不住说:“你能不能不要老是乱花钱,你能把这些精力都花在赚钱上吗?”你看,这就是属于人身攻击式的批评。面对对方的攻击,对方采取了防卫的态度,比如这么说:“你就没花钱吗?上次双十一,你也花了不少钱吧!”
面对伴侣的攻击,于是,你忍不住放出了蔑视的招数,说道:“呵呵,我双十一买东西那是为了省钱啊,哪像你只知道浪费钱?”这时候,老公已经不想搭理你了,直接说:“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随便你!”于是一场冷战上演了。
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冲突,我们都用这样的方式来沟通,我们的婚姻还能持续多久呢?所以,我们要避免陷入破坏性的冲突模式,学会用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步,我们要确认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情绪化地去评论对方怎么样,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比如刚才的例子,我们的需求,是希望老公能更节约,把钱用在刀刃上。
在明确了自己的需求之后,第二步,就是找到合适的沟通时机。在沟通之前,我们要找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时间。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和另一半确认一下,比如这么说:“有些事情困扰着我,我们可以谈谈吗?”如果对方说“好”,我们再进一步沟通。
之后,我们要进行第三步,也就是描述自己的需求。如果对方不知道我们生气什么,需要什么,他自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尽量把问题说清楚。比如这么说:“老公,你知道的。我们每个月房贷就四五千块钱,每次我看到你把钱花在游戏上,我就特别心疼。我也不想做一个抠门黄脸婆,我只是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说完自己的需求之后,第四步,我们还要思考对方的观点,尽可能让对方感觉到公平。比如,我们可以这么说:“现在我已经告诉你我的想法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当另一半开始说自己的想法时,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耐心倾听。
当我们都了解了彼此的需求之后,最后一步,就是要尽可能挖掘出潜藏的解决方式。比如减少买游戏装备的频率,在其他方面省钱,或者找到更多赚钱的方法等等。之后,再一起讨论这些方法,确定哪一个方法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尽量避免破坏性的冲突模式,用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冲突,才能提高沟通的效率,建立牢固的亲密的关系。
04.全书回顾
好了,关于《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我们就全部解读完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从三个方面提高了沟通能力。首先,我们要“向内看”,因为一个人内在价值观、同理心、情绪,都是影响沟通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培养自己的同理心,控制好个人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进行自我袒露,从而为更好的沟通奠定基础。
接着,我们要“向外看”,认识到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会对沟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我们要重视倾听的作用,并在倾听的基础上,用借力使力、问话、释义、支持等方式做出反应。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看关系”。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时的氛围都会对沟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承诺、维系等方式改善关系,也要及时修复破损的关系。与此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自己的言行引起对方的防卫心理。如果在沟通的时候出现冲突,我们也要运用技巧,建设性地处理冲突。
好了,以上就是《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全部的内容。其实,所谓沟通的艺术,无非就是用别人愿意听的方式说,用别人愿意说的方式听。希望听完这本书的你,能将书中提到的技巧都运用到生活中,相信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沟通高手。
好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恭喜你又读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次见!
05.思考与讨论
除了本书介绍的沟通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什么沟通的小秘诀?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