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想聊一聊本书第二十六条建议“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所谓“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其实就是努力使学生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偏科”的人。

        这里“偏科”不再是贬义词,而是燃起学生对自己喜爱的那门学科的爱恋之火,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显露出来,形成爱好、能力、志向和才干。“偏科”十分重要,身为优等生,如果没有一门喜爱的课程,反而会引起更多的担心,因为他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孩子,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愉快。
        我认为,一个教师在完成在日常授课、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该有这样的理想:使学生喜欢上自己的科目,甚至使学生立志于将来从事与该学科相关的工作。试想,如果一个学校里都是这样的教师的话,每一位老师都在争夺自己的“粉丝”,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将是非常幸福的,学生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科目,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学生们都有个性、有理想、有志向……
        一、要使学生形成对科目的偏爱首先教师应该有竞争意识。学生不是只上语文,也不是只上数学,而是各种各样科目的大集合,在众多的“诱惑”面前,怎么使学生喜欢上自己的科目呢?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意识到竞争,去赢得尽可能多的孩子的思想和心灵,跟别的科目的老师抢夺“生源”。为了使学生喜欢上自己的科目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教师非常关键,教师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讲究授课的形式与技巧,使出浑身解数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进而喜欢上你的学科。
        二、作为一名任课老师,你不仅担负着教授他们基本学科知识的责任,还应有培养学科人才的意识和理想。在平时上课时,要留心观察那些对自己学科兴趣十分浓厚的学生,多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一些大纲之外的建设性的任务,维持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你的学科上有更多的认识。以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为例,喜欢语文的孩子必然喜欢阅读、写作、表达,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体验,对这些偏爱语文的孩子,我会多多给他们上台表达的机会,多多让他们练习写作,指导他们如何阅读等等……谁知道这些孩子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他们也许就成了一个作家、一个演讲家、一个哲学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擅于发现学生的火花,维持火花,壮大火花!
要让学生成为“偏科者”,而不要让学生成为对任何科目的漠不关心者,这需要我们每个老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