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老师调整了每周的咨询时间。所以这周和上周的咨询也就隔了个周末。
今天老师提到了陪伴,这个词是之前不存在我的字典里的。不是不我不需要,是我没有意识到我的需要。在和潘老师的咨询中,其实深挖自己背后的心理渴求,以及原因,这个过程有的时候是感觉有点艰难的。好多时候人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心理需求,甚至还会是错误的。比如,我在26岁以前我就一直觉得我的童年是开心的,奶奶是慈祥的。但其实并非如此。还比如,我一直以为我不需要陪伴,我并不孤独,但直到最近今天的咨询我才意识到原来并不是这样子的。很多次的和老公的情绪冲突,正是因为自己是渴望他的陪伴的,而不是当时自认为的其他的形而上的原因。
这一点很有趣。就是潘老师在试图通过我的描述(其实有的时候描述并非真实准确),我的经历去理解我的情绪或者思维模式背后的原因。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想法和老师一致,老师正好说到了你的心坎上。但有的时候,老师说出来的,你并不认同,或者你当时不认同,但走出咨询室的门的几天你又觉得老师说对了。有的时候我的表达并不准确,甚至是相反的,因为凡是涉及情绪的都是主观的。有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有的时候是用词不准,有的时候又是完全是错误的判断。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在旁边冷静的客观的观察,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总结。用老师的话说,这就是个折腾的过程。不断发掘,不断推翻,又不断印证。
我是一个对自己情绪把握并不敏感的人,所以老师让我记录我的情绪,发现了情绪后和情绪多待一会儿,不让让它溜走或者急着找个办法缓解消除它。
每次咨询,我都会不自觉地聊起我的童年。今天跟老师说,其实我并不想老提到童年,就像祥林嫂一样。但老师说,心理咨询其实就像拼图,就是现在的好多行为,情绪和思维模式都是可以和童年的自己对应到的,都是可以从童年的经历里找到原因的。所以在发现现在的问题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回头在童年里寻找那块拼图给自己拼上。
通过对童年的自己的了解,我才发现我是一个非常害怕提出自己的要求的人。原因就是害怕被拒绝。老师一直想让我和当初坐在大石头上的那个小女孩做链接。她问我现在的我如果面对当初那个小女孩,会说什么做什么。聊到这的时候,我忍不住再次哭了。我就是想给那个默不作声不哭不闹的小女孩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她勇敢说出自己想和爸妈在一起,不要一个人跟奶奶在一起生活。告诉她不要害怕,可以哭可以闹。半夜想上厕所了可以跟奶奶提要求,不要害怕被骂,这是一个小孩的权利。要自己一切的要求都要理直气壮!我会拥抱她,安慰她,鼓励她,我会牵起她的手和她一起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