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本意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父母常常把这句话的意思施加于孩子身上,“爸爸妈妈是为你好,现在说你,无论你有没有错误都要好好听着,如果有,你要去改;如果没有,那是父母的爱心,你也要听进去,并且引以为戒。”
看似父母的爱,为了孩子,却不知道这样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心。
它强调父母的主导地位
家庭教育倡导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能因为年龄、身份、认知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平等的关系。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与父母有着相同的生命价值,意味着,亲子间应当平等友善。
当爸妈指向孩子“有,你要改;没有,你要听!”就是一种从上而下的训导方式,父母对于孩子可以有操控的权力。孩子做得好,做得对,父母对结果做出肯定的评价,甚至给予奖励;当孩子做得不好时,父母会发脾气,怒气冲天地批评、训斥和惩罚。
明明已经为孩子做了很多,教育却没有效果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起来是鼓舞孩子的士气,让孩子且行且珍惜。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这句话的包含的意义在于,父母会一直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只要他有任何做得不好的地方,父母立刻指出来,并且希望刺激孩子“内在的成长”。
它所倡导的思想是从错误中学习,消除所有不知的地方,成长就是一路坦途。
然而,基于这种想法,想着让孩子变得更好,父母有意还是无意,都只会把目光专注孩子的缺点,对于孩子的优点,则摆出一副力所当然的样子。
教育之于孩子,是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长大,但很多事情并非努力了,花费了时间精力就会有好的结果。父母最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经历和过程”,发掘其中做得好的地方,关注其中点滴的成长和进步;有,则同喜,无,则,共情!及时相告予孩子“你这儿做得很好”“在这个地方你又有了进步”。
伴随成长,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