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体会,这一章讲的是方法,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生涯,高中学习由于方法不对,导致怎么努力也学不好。后来,遇到了一位老师,告诉了我好的方法,学习成绩一下就好了。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动力很重要,同时,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第二个体会,第41页第3自然段说:对于一个研究者说,真正让他兴奋的是过程,而不是战利品。这让我联想到心理学中,我们更注重过程,享受过程,那么结果可能会自然而然的好一些。如果一开始盯住要达到好的目标,反而会不太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耕耘当下就是收获的一种。
第三个体会,本章讲心理学的方法,认为对方法的内省很重要,很有趣,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比如学数学,如果同学问为什么一是一,二是二,乘法口诀,公式定理为什么会是那样?老师就会告诉你,你记住就行。但是心理学不会,心理学会告诉你:一切都值得怀疑,如果没有获得事实的实验描述以及关于实验证据是否有说服力的讨论,几乎不会有事实呈现。
第四个体会,关于科学教育和技术训练,简而言之,科学教育就是教人探索未知,而技术训练教人应用知识,比如马斯克探索火星就是科学教育,我们模仿人家造车就是技术训练。这两者都是必要的,互相依存。
第五个体会,第51页群主效应:一项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长大的美国人的研究,发现他们从那样的经历中获得了某种对工作和财产安全的态度,而这些态度与那些成长在早于或晚于那个时期的人的观点是很不同的。我联想到我们的父辈,大概出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他们很大一部分有囤积的嗜好,和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有关系。
第六个体会,第53页研究设计中的个案法,我们在做一对一心理咨询的实际上都是个案法,因为叫接的是个案,要感谢各心理流派的前驱,他们为我们在做个案咨询的时候,已经心理打下了理论,我们可以用各个流派的理论对个案进行分析。
第七个体会,第62页关于效应值之显著性,文中说如何使用显著性这个词语是有正事且相当严格的规则。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在写公文时,文字要严谨,不能有歧义,尽量避免使用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