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的ABC模型:一种鉴别行为和环绕事件关系的概念框架
ABC模型由三个要素构成,分别为先决条件(Antecedent)、行为(Behavior)和结果(Consequence),引导人们行为方向的是结果。如果人们意识到通过某种行为得到了良好的结果,那么,他就会重复同一行为。相反,如果人们意识到通过某种行为导致了不良效果,那么他就会尽力避免重复类似行为。
1、前因——先决条件(Antecedent)是指开始某种行为的目的和开始某种行为前的环境;
2、行为(Behavior),是指行动、发言和举止;
3、结果(Consequence)/后果,是指行为发展的最终状态以及行为导致的环境变化。
为了实现A目的,而采取B行动时,如果得到的结果C符合自己的意愿,那么执行者就会重复B行为;如果得到的结果不符合自己的意愿,那么行为执行者就再也不会采取B行为了。只有预判某种行为确实会带来积极效果时,才会采取行动。为了重复理想的行为,就必须实现值得人们重复下去的结果。
个案概念化的模型(水平分析):
1、个人层面(个体的什么):情感、躯体、行为、认知
2、环境层面(系统的哪里-如何):情境、关系
帮助咨询师考量来访者的复杂性,注意几个假设:
(1)大多数问题/行为是习得性的。
(2)问题起因是多维的,要具体化;
(3)问题有其社会发展的文化性;
(4)问题之间前因后果是有影响的;
(5)问题组合形成是对来访者一个整体概念。
二、精神动力学中的评价
弗洛伊德观点形成过程中有三个模式,随着时间推移,旧的模式会难以解释治疗中的问题,。
1、精神分析的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的合作时期,直至1897年,弗洛伊德发现许多有关创伤性“记忆”的病例,特别是带有性虐待症状的癔症病人所描述的那些曾发生过的创伤性记忆事实上并不存在,多半为其杜撰而成〔Freud,1950a(1887~1902)〕,被称为封锁影响情感发泄治疗方式,歇斯底里戏剧化形成。
2、第二阶段从弗洛伊德拒绝神经症创伤性理论开始至20年代早期,此间弗洛伊德发表了其称之为精神分析结构模式的理论(Freud,1923)。此阶段反映了从早期强调外部事件的影响(创伤性情景)到强调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及驱力,以及这些成分外显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性本能代表了最主要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儿童时期的反应因不断重复而呈现于现时的情景中,此种主要观点在当时倍受关注。除此以外,对分析师从病人意识内容解释其潜意识意义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事实上,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的目的描述为“将潜意识在意识中加以呈现”。
3、1923年,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发生了重大改变,这是第三阶段开始的标志。弗洛伊德对一些他设想为潜意识中的负疚感所困的病人的解决方式印象深刻。作为补充,一系列不连续、相互对立的概念出现于已经被广泛使用着的精神结构“定位模式”图,即潜意识、前意识及意识系统模式中。基于此,弗洛伊德对其理论模式重新进行了修改,准确地说,弗洛伊德进一步发展了其理论,因为他的新观点并未取代过去的理论,而是从另一角度对问题进行了阐述。
1、最初了解来访者内在愿望、情感感受,是否通过行为反应出来?身体反应与情感连接起来。言语与非言语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体评估。
2、强调个体与外在互动过程,“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关系,健康的结构是有强大的自我。压抑的?反向的?升华的?合理化?理智隔离?延迟否定?投射认同?逃避模式?
3、高低自尊?过度自恋?自我调控?主要看早年与父母关系,父母是如何看待来访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