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试题,第(1)问容易,正确率较高。

第(2),错误率就上来了。学生的思路是正确的,想求三角形 PBC 的面积,通常有两个方法,一是直接用公式,二是割补法。
用公式行不通,因为点 P 是动点, 只能以已知线段 CB 为底边,由点 P 向 BC 作垂线段得到垂足。这时得先求出直线 BC 的解析式,再利用互相垂直的直线斜率积为-1,算出 BC 的垂线的解析式,进而由点 P 的坐标(-5/2,p)求出垂足的坐标和高的长度,才能由公式表示出三角形 PBC 的面积,整个过程太繁琐,计算量大。
用割补法,还要选择是割还是补。
第一感觉,必须得补啊,补成矩形或者补成梯形都能轻松求解啊。

然而别忘了,占 P 是动点,它不可一直在上图的位置,它要动的。如果点 P 向上运动或者向下运动,CM 还有用吗?
究竟应该怎样补呢?这时候,可以用 GeoGebra 作出图形,拖动点 P,观察点 P 与直线 BC 的关系,可以发现有两种情况:P 在直线 BC 左侧或右侧,以直线 BC 和对称轴的交点为界,这时就有解题思路了。

点在直线右侧

点在直线左侧
计算证明,符合条件的点 P 有两个。
这就是 GeoGebra 在本题中的一个作用,当思路不明朗时,用 GeoGebra 让动点动起来,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