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词从脑袋里蹦了出来。
“有效教育”,其实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身为一线教师,我们也更关注的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于是,我找“度娘”求证了一下,是否有“有效教育”这样一种说法。
你别说,还真有。比如,在“百度百科”中收录了这样一个词条:《有效教育》是2011年05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虹 等。
但是,我又仔细看了下,这本《有效教育》中所写的内容大致有这样一些主要内容:有效教学的分析、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的七大原则、有效教学的四大策略、有效教学的八大关注、有效教学的十六要求等。
它的落脚点仍然是“有效教学”。和我所想到的含义不完全一样。
我理解的“有效教育”,范畴应该更加的大,它的适用人群可以是家长对孩子,教师对学生,甚至是同伴之间的教育。它不仅仅局限于“有效教学”这个层面,“有效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师或者培训师这样的专业人群,对一些学科知识、行业知识进行讲授。“教育”应该是多层次的。
那为什么又叫“有效教育”呢?因为最近我在观察一些教师或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行为是无效的。比如,当孩子或学生犯错了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往往会进行空洞、毫无说服力的说教。这样的说教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无效教育”。
学生迫于压力,站在那儿听老师的“教诲”,一脸的不服气,或是貌合神离地杵在那儿,耳朵根本就没向你打开。
那么,怎么做才是“有效的教育”呢?我觉得“正面管教”就应该是“有效教育”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