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三十二(1201)
今天谈谈意义建构的第二个方面——侧重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依靠思维拥有意义,思维用语言来显现内涵。为此,“三个一”的语言建构本身就含有思维意义的建构。为进一步强调主题教学对于学生思维意义建构的作用,这里进一步论述。“当下普遍的阅读教学,教师常常偏重学生敏捷应答的细碎认识,无暇培养深刻全面的思维品质,企图人文意义开掘一次到位,这就淡化、弱化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思维意义的建构并非单纯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根据教学经验,将主题教学中的思维生长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是再现思维。解释、分析、概括、分类、对比、联系、整合……这种思维形式是语文自身特点所致。就好比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面,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一样。小学里每一个文本或笔者增添的文本以及整本书,其实大多是在一个个故事情节中,创造一种“在场感”,仿佛“眼前看电影”一样。如窦桂梅校长在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创设情境,配乐朗读语言文字,学生闭眼再现当时周恩来和小杨梅乘坐的飞机遇险时候的紧张情境。再如窦校长在教学《落叶》时,让学生扮演小鱼藏在落叶底下,扮演小蚂蚁躲在落叶底下…通过动作表演体会词语“藏”与“躲”的不同,学生课堂上互相“躲闪”,并“藏”在桌子底下与窦校长捉迷藏,甚是有趣。
二是创造思维。假设、推断、思辨、想象、联想……这种思维生长指向、整合为思辨性主题表达——而这也是窦校长实践研究主题教学的特征之一。如在《游园不值》中,由“不值”引发联想:“不值就是不遇之意”的“不遇中有遇”的哲学思辨。在《魅力》中进行推断:该不该做“长大的儿童”的人生追问。在《皇帝的新装》中进行哲学假设:人如何“回到事情本身”。在《圆明园的毁灭》中,结合题目“毁灭”想象思辨——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必须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以此超越一种“仇恨”,在用历史反思与文化对比中,用理性的光辉照耀儿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