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三十一(1130)
今天开始谈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特征。
每一天都不同,但岁月最终留下的印记最永恒。这就好比主题教学始终尊重儿童发展的天性与认知特点,寻找母语与儿童生活的连接点,在文化认同、儿童体验、生命观照中最终实现“立人”既然主题教学从立意上着眼于儿童生命价值取向,那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要体现儿童的生命价值,实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即实现这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分割。可见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意在优化或改造这三维目标,这是主题教学的独特所在。这种充分重视个体经验下的“主题·整合”的思维方式,其特征侧重表现在意义建构、深度学习及资源整合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侧重的角度不同,前者是立意之根,后两个方面帮助促进意义建构,是实现之途,三者形成价值观和语文素养,最终指向儿童的核心素养
(一)意义建构
这一特征指向主题教学目标。主题教学强调帮助儿童形成主题意义群,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精神丰富,整体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并逐步形成儿童的核心素养,确立核心价值观。其教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建构“意义群”的语文学习。
1.侧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本身。主题教学指向语言建构,既指语言本身,也指语言习得的方法,最终指向语言素养,而这也是主题教学的意义本身。窦校长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采用通俗易懂、简约又指向清晰的“文学式”的目标表达,即“三个一”语文素养目标。
“一手好汉字”,要求学生书写达到正确、规范、美观。“一副好口才”要求学生沟通达到倾听、表达、应对。“一篇好文章”分 两个组成部分:读懂一篇好文章与能写一篇好文章。其中,“读懂一篇好文章”要求做到理解、统整、评鉴;“能写一篇好文章”要求做到积累、观察、运用。
每“三个一”里的具体要求是根据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体现小学阶段低、中、高三个不同阶段确定的标准,以保障低年段“基础牢”,中年段“腰杆硬”,高年段“起点高”。
“三个 是情感的、思想的、哲学的文化元素在语文能力水平上的表达,而且这里的“三个一”最终指向“儿童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个人修养”。这样的语言生长,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核心素养的要求。
由于篇幅关系,明天接着谈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