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向紫琪
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面对逃难过程中面带病容的孩子,想唱却被内心翻涌的情感阻断而开不了口;艾青诗中的鸟儿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上,即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穆旦愿以带血的手一一拥抱同胞,拥抱民族的崛起。无论是鼓书艺人还是鸟儿,抑或是带血的手掌、相拥的同胞,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民族苦难与新生的故事。身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当不忘“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新生”的来时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更加辉煌未来。
鼓书艺人喉间翻腾的苦涩是个人有感于民族苦难的深沉共情。面对稚嫩孩童,鼓书艺人的“开不了口”并非冷漠,而是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的深深痛惜,是艺术家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下对自身“如何存在”的思索与彷徨,也是渺小的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温情。从“人同此心”的深沉苦难共情发端,汩汩心力汇聚成奋进的磅礴力量。这种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个人与民族、时代密不可分,中华民族新生的动力,源于个体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共振。
艾青诗中鸟儿的嘶哑是厚重共情之下淬炼出的坚强呐喊。回望历史,难忘抗战时白山黑水间的奋起抵抗,难忘卢沟桥畔的顽强呼号,更难忘狼牙山上的悲壮豪情……无数英勇先烈在呐喊中书写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章节,留下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由深刻共情而生发出的激烈呐喊最终会转化成全民族的统一行动,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生。
穆旦笔下带血的拥抱是无数呐喊声组成的民族涅槃的不朽赞歌。当民族“已经起来”,诗人以伤痕累累的双手,去拥抱同胞、拥抱希望。这“带血的手”,是抗争的印记,是千千万万同胞团结起来,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解放的光辉见证。“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回顾历史的时刻,一定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当代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是一个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正是先辈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无数呐喊声组成民族涅槃的不朽赞歌,让中华民族走向新生!
现在,国内国际形势日新月异、复杂多变,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已然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起,时代机遇正传唤你我,我们当从先辈们的深沉共情、坚强呐喊中不断汲取力量,激发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将“小我”成长融入“国之大者”,让每个个体向上的力量,汇成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共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