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I:
生活中发生的很多错误,源于我们不够集中注意力,尤其是面对相似情景时,如看到一个人穿着邋遢,就认为人家没有修养、不爱干净,却没有看到人家头发梳理的很整齐,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像哈佛商学院的很多经典案例,如只看到相同之处,而忽略了不同地方,并拿来用在自己公司里,一定会失败的。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就要我们对特殊性保持敏感,保持注意力。应全神贯注而非被动接受,用心去看去听,关注细节。
A1:
有时我们只想安装一种软件,但安装完成后就新增了数种软件。这在国产软件中时常发生,所以我时常去给爱人的电脑做软件清理。这种情况多是软件商在安装的开始步骤中和最后一步附加了很多选框,如果自己不去除选择,那在安装完成后就会在后台自动安装这些软件,速度比你想安装的软件速度都快。想要避免这样情况发生,就需要细心观察,否则电脑上就一堆垃圾软件。
A2:
对领导安排的任务保持敏感,投入最大关注。下次领导安排写合同协议时,先仔细思考协议背后的用意,与之前写过的协议有何区别,并在思考后再反馈给领导以确认。
R2:
I:
事实是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形式:事物和事件,事物是客观的实体,事件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如你在看书,你和书是事物,事件不能独立于事物存在。如何确认事实呢?可以通过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去确认。直接证据就是去体验,间接证据多用于事件或无法亲自体验的事物上。鉴于主观事实,即个人经历,或从从他人经历确认的事实,都是个人的,对他人来说都是间接证据。那么确认其事实的真实性,就需要严格考察证据来源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如你对某人很信任,他是一个讲真话的人,那么你就会相信其所说的主观事实。如专家、权威期刊有公认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你就很少再去验证而直接相信。
A1:
03年非典,绿豆可以抵抗非典,及当下的谣言:“肉松是棉花做的”,非典、绿豆、肉松、棉花都是事物,但两个事件的真实性却需要确认。首先信息来源不是国家权威单位,也不是某著名专家所说。其次,以直接体验来说,棉花和肉松的口感、触感都是不一样的,视觉上也可以区分,这就证明了事件为伪。
A2:
下次炒股谁若和我说有内幕信息,不能立马相信。先看此人是否值得信赖;再看内幕信息所指出的相关事实,能否在权威网站上(如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官网)查到确认,否则就不能相信。即使能获知事实,至于如何解读事件,也需要其他方法验证,此处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