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看书学习就犯困?
最主观又直观的原因无非两点:1.不感兴趣,2内容太难懂,脑袋转不起来,直接产生抗拒心理。
科学点来说,就这么几个原因。
1、大脑超级耗能,虽说它身无几两,但消耗的能量却占总比的20%,所以多动动脑子是有助消化的。
2、看书学习的时候,脑子是非常忙碌的。
不仅得安排眼睛给你读取,还得传输到大脑进行数据分析,只要你一边看书大脑就得一直运转,还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说服你抵抗来自外界其他的诱惑,比如手机啦、周围的说话声音啦,一脑多用大脑累的够呛的。为了给自己缓口气,会自动的启动保护机制,让你越看越瞌睡。
3、还得从你大脑的处理器说起。
像小说故事类这种浅显易懂的书,大脑处理起来毫不费劲。而你对故事的好奇心还会推动你越看越起劲。专业性强的书就不一样了,单看都认识,拼在一起就看不懂了,像北大韦神的数学板书,乍看全部英文字母都认识,拼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认知科学发现:
我们对于那些语言组织方式不那么流畅的书“信息转换”的效率更差,大脑读取起来就会费劲点,大脑一费劲了,那消耗能量可就大了。这么说还得怪自己脑子不够用。
所以说,咱要是真想看书学习的,就找个适合文化水平的再高一点的循序渐进的来,让你掂掂脚伸伸手就能够得着,别一上手学的和会的就相隔老远,不然脑子都不接你这活儿!
4、饭后不要马上看书。
人进食后,消化系统的活动量加大,大脑血液流量相对减少,中枢神经主要控制消化系统,而这时对其它部位是处于抑制状态的,如果此时看书,不仅事倍功半效果差,而且易形成抑制性条件反射。问题是你是不是常常想着:我吃点东西就安心学习去呢?结果...
5、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下看书,等于给已经疲惫缓慢运转的大脑再加压,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机器哪还能转得动呢?大脑会条件反射发出抗拒指令。所以充足睡眠保持饱满精神,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