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Hi~这里是断舍离读书会,暨断舍离行动俱乐部,今天的文字,摘自《认知觉醒》,关乎「动机转移」约1500字,阅读需要3-4分钟。

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把这句话套用到其他场景中是这样的:

·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这些理由听起来可能有些可笑,但不要低估这种假设的力量,一旦你有了新的选择,就会意识到: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

为自己而做

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立足于让自己变好。

就拿写作这件事情来说。很多写作者都热衷于向热点平台投稿,因为一旦投稿成功,他们可以快速获得稿酬和流量曝光,但为了通过审核,他们在写作时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风格以迎合平台的口味,因而不得不陷入追热点新闻、立吸睛标题、写肤浅短文的状态。

这种状态必然无法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和长远的积累,于是写作的乐趣就开始慢慢消失了。

而真正希望通过写作建立影响力的人是不会完全被“稿酬”“流量”等外部动机束缚的,他们往往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写、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为长远的价值而写、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

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也会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的反馈和奖励都只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

然和期待。这样的心态能让他们的笔尖持续释放力量,最终收获梦想,因为选择权始终在自己手上。

这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层面,企业发展也是如此。比如华为公司之所以坚持不上市,就是不希望企业的发展动机被外部力量控制。

如果公司上市,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身价暴涨,但它将不可避免地把眼光放到下个季度的财报上。

那些对内在动机更敏感和坚持的人,总会与众不同。他们不会为外界的奖励或评价而刻意表现,只会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努力进取,这样的人很难被困难击倒。

为玩而做

既然动机可以转移,那我们为什么不转得彻底些,让它变得更好玩呢?这绝对是个好主意!

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很不喜欢写字帖,每次做这个作业都闷闷不乐。我见她愁眉苦脸,就跟她说:“你不是喜欢画画吗,那为什么你不把它当成画画呢?写字和画画不都是笔在纸上动吗?”

她听后眼前一亮:“对呀,爸爸,我把它当成画画不就行了!”没过多久,她就开心地把那个字帖“画”完了。

读者“承谦”是一个跑步爱好者,他曾为跑步写过一首名为《享受就寿》的打油诗:

有人跑步想瘦,

有人跑步想寿,

而我跑步享受,

享受享瘦享寿。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我就乐了。这哪里是什么诗啊?分明是动机转移的心理学嘛!当人的注意力都在享受上时,他对跑步的心态就不一样了。相比起来,别人为了身材和身体苦苦坚持,而他只是享受愉快的跑步过程。

比如阅读这件事。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阅读,而是设想自己在和智者聊天。每本书在我眼里都是一个人,而我的书架就是智者朋友圈,每隔几天我都会在那里站一会儿,琢磨下一个跟我聊天的人是谁,这种感觉实在是棒极了。如果世上的事在我们眼里都是“玩”,谁还会苦闷啊!

另外,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如果想玩得更尽兴,最好记住这个小技巧——把那些困难的大事情拆解成小块。就像我在跑步的时候,把1 500米拆解为一段段10米的距离一样。当要做的事情小到自己可以轻松完成时,我们就会跃跃欲试。

谢谢你花宝贵的时间读到这里,感恩又祝福!

我是灵鹰,在007写作620天,40万字,如果你也喜欢写,

欢迎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付费社群,1年365元,7年999元,找我加入还能优惠30元,欢迎私我,暗号:一起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