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一楼这篇文选,教材的249页上面第二行。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这是我们上次课里面讲的,它的强调先王之法的这样的一个重要性。
看一看朱熹的注解,(诗大雅假乐之篇。愆,过也。率,循也。章,典法也。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
这是在说,“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这一句诗它的出处,“愆(qian),过也。率,循也。章,典法也……,这是对于这两句诗的一个句子意义的串讲解释。
把“愆”解释为过,把“率”解释为循,完全是采用了东汉郑玄。在他的《毛诗笺》里面,对于这两个词的注解,在那郑玄就这么解释。但是,它本来是集解,它就可以说郑曰什么,郑玄说什么,我们在在何晏的论语集解为政里面,不是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他没用。
这是为什么,我们讲的,他那个时代是强调的是突破前人的注解,否定前人的注解,所以不能够说是按照人说的,但是,它实际上是承用了汉人的说法,这就是朱熹的实事求是的。所谓实事求,是认为讲的对的地方,他就采用这个形式,就是不是说他,他说这是谁说的,我就讲,这不是。而是说这种说法它采用。
这个注解里面我们要注意的,体现了朱熹的注释的一个特点,(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这是一种解释句子的注释。
从注释的内容来说,他是文义的,疏通文意来串一下。这样的一个解释也很重要,它有几个作用。
第一个,他把诗经的“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这两句话的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为因果关系。(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这里“以”是因为的意思,是由于因为他遵循了旧的典章制度,传统的规章。所以,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没有发生过错,也没有疑问。这两句注释里面的第一个重要的方面,解释的《诗经》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前果后因。
第二,补充了句子里面省略暗含没说的部分,就是说“所行不过差”,原来是“不愆不忘”,什么“不愆不忘”,就是治理国家所做的事情“不愆不忘”,“所行不过”,补充了所行。
第三,这样的一个句子,它还起到了一个解释词义的作用。就是在句子的文义的串讲当中。对词义进行了解释。他说,“所行不过差”,“过”解释的就是“愆”,“不遗忘”解释的就是“忘”。“循”就是“率由旧章”的“率”。“用”解释的就是“率由旧章”的“由”。“典”就是解释原文的“章”。
所以,这是在串讲当中对于词义进行了解释。
我们在上一节前面在学过的古字通论里面,跟大家提到过不同的注释类型的著作,它的侧重点有不同,但是侧重于解释注词的注释里面,也包含有解释句子的成分,侧重于解释句子的,像章句类的注释里面,也包含有对于字词的解释。
并且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就是通过句义文义的串讲来体现的。这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所以我们一再说,就请大家学古注,要能掌握到什么?
掌握古诗的注释,它解决了原文的哪方面的内容,我们并不要求大家背下来,我们一共讲有多少种内容,不是,但是在具体的注释我们能够分析出来,它起到了一个作用。这是希望大家注意。
我们接下来。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朱熹的注:
(胜,平声。○准,所以为平。绳,所以为直。覆,被也。此言古之圣人,既竭耳目心思之力,然犹以为未足以遍天下,及后世,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
声读平声,就是承担能够承担得了的意思。
大家看,我们前面最开始的图解里面,他说了,“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
在这他是把“之器”,这样的一个中心的语词省略。“准,所以为平(之气)”。“绳,所以为直(之器)”,也就是用来测量平的,用来找直的这样的器具。所以准是什么?
准,就今天说的水平仪水准仪,就是哪一个东西里面做个气泡,让它平下来,就使得建筑物器皿器材都能找到它的平衡的,这样的一个器物,这样的一个工具。“绳”,就是一个细线。木匠做的一个墨斗,它线一头有一个锥子一样的东西给他拉出来,砸在这个木头上,然后那一头拉到你要锯开木料的地方,因为他是从木头里面拉出来,上面拿到手一弹。
里头有一条线,然后按照这条线用去把它木头锯开,就是用来保直的用来做直的器具,器物的这样的一个工具。
“覆,被也”,就是披,就是盖上。
(此言古之圣人,既竭耳目心思之力,然犹以为未足以遍天下,及后世,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
这个意思是什么呢?
这个意思就是说,古人在治理国家,除了自己的全部的心力,主观上尽了心努力之外,一定还要有法度,还要有客观的手段。所以这段话的翻译,就是这样,古代的圣人哪,已经完全用上了自己的视力了,目力就是眼睛的力量就是视力了,又加上规矩准绳这些工具,来做方圆平直的器物。
这里面有个省略,不可胜用,就是用不尽,主语是承前省略了,这就是方圆平直的器皿,就用不完了。为什么呢?
又有好的视力,又有这些工具,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是符合标准的,已经完全用上了自己的耳力。就是听力,再加上用六律来校正五音,标准的五音也就用不完了。已经完全用上了自己的心思,这个心思,指的就是仁心仁义,主观上完全尽心尽力了,尽心尽力,再加上“不忍人之政”,不忍人之政,就是贤王之道,就是仁政。
按照贤人的说法,所谓不忍人之政,就是不忍心人受到了委屈,这样的政治,仁义就会遍及天下;已经用尽了自己的脑力,又来实行仁政,仁德就遍及天下。
所以注释里面说,(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
制为,这是两个动词并列同义词,就是制定法度,法度的仁政。说其用不穷,“不穷”,解释的就是原文里面的“不可胜用”,用不完,“仁之所被者广”,解释的就是原文里面的“仁覆天下”。
这都是朱熹的注释,用当时的人们所习惯的这些句式来解释孟子时代的这些著作里面的语言句子。
接下来看: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看一看注解:
(丘陵本高,川泽本下,为高下者因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矣。)
丘陵小山,本来比平原平地就要高,川泽河流湖泊,本来就比平地要低,它才能够地势很大。“为高下者”,你想要建筑建造高的建筑和想要,建造就是挖开挖低的工程的时候,你利用高的丘陵和低的川泽,你就会用的力量少,而成就的功业大。
按照这个注释,原文的意思就是说,因此说,故曰,所以说,建造高的建筑,一定要利用丘陵的地势,建造低下的工程,一定要利用河流湖泊,从事国家政治,治理国家,不利用不凭借先王之道。这可以叫做聪明的做法吗。
为高为低为政,都首先需要凭借客观条件,为政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呢?
就是行先王之道。底下引用了一个当时的人,叫邹补之。
(邹氏曰:“自章首至此,论以仁心仁闻行先王之道。”)
这是邹氏对于这样的这一章的内容的一个分段。他把这篇文章分成三段。它的第一段从开始一直到这,是第一段。第一段是什么呢?
“论以仁心仁闻行先王之道”,说这一段讲的内容就是要有主观的仁心仁问,和客观的先王之道的结合,才能治理好国家。这就是他的第一段的中心思想的一个小节。
接下来是谈国君的职责的。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是以为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有过其与中远,尚无倒回也,下无法守卫。
这一段就讲的国君在治理国家时候,它所负担的责任职责。
他说因此,是以,由于这个原因,这个只是但由于这个原因,只有那些既有仁心仁闻,又能贤先王之道的那些人,才应该适宜处在治理国家的高位上,不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却处在国家的统治国家的高位上,这就是把他的祸害遗留给老百姓。
看一看注解:(仁者,有仁心仁闻而能扩而充之,以行先王之道者也。播恶于众,谓贻患于下也。)
这个就请大家注意了。我刚才在翻译的时候,把这个仁者就是翻译成,既有仁心仁闻又能行仁闻之道。为什么这么翻译呢?
根据朱熹的注,我们强调一下,我们对于我们学过的这些文选,我们教材的第二部分古注文选的经文,就是大字的正文,注释的对象的理解。我们是希望大家能够参照注文,或者说借助于注文,对它进行理解翻译。当然,古人的注释也不一定完全对,有的时候可能也有我们不能同意的地方。但是,首先你要弄懂古人的注释,你要知道他是怎么说的,然后你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比如说这个地方,我们就是根据它的注文,把原文的仁者,给它赋予了更明确的内涵。这不仅仅是一个有仁义的道德的人,而是既有仁义的道德,又能够实行好的政治手段的人。
请大家注意,底下,“播恶于众,谓贻患于下也。”
“播”是播撒扩大,“贻”就是给老百姓留下,所以这个是用“贻患”来解释“播恶”。
下面讲的“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讲的是国家的不正常的不好的政治情况的一个表述。
看一看注解:
(朝,音潮。此言不仁而在高位之祸也。道,义理也。揆,度也。法,制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谓以法度自守。工,官也。度,即法也。君子小人,以位而言也。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无道揆,则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无法守,则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有此六者,其国必亡;其不亡者侥幸而已。)
朝,音潮。也是注音,其实就表示了它的意义,潮这个字念zhao的时候,表示的是时间的早,早晨,念chao的时候,是朝廷朝见朝拜。
这是朱熹的注释。它首先是说,这六种情况讲的是没有仁心仁政,不能行先王之道的人,处在统治国家的高位上,给国家带来的祸害。具体他解释了几个词。
第一个,先王之道的道,就是义理。就是应该做的,应该做的道理应该做的理制。“揆”就是衡量。“度”就是揣度,琢磨衡量。
“上无道揆也”,这个“道揆”是什么呢?
就是根据义理来衡量,“无道揆”,就是没有道德规范,没有义理来供他考虑衡量,从而制定法令。
“法,制度也”,也是这个法。原文的“下无法守也”的法。
“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就是说按照事物的逻辑义理,道理来制定它的适宜的法令,“法守”指的是以法度自守,遵循法令,在下位的人也没有法律条文可以自守,可以遵从,可以约束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在上位的人,没有能够按照义理来衡量事物,制定法令,因为制定不了法律,底下的人能够按照法律来执行吗,当然不行。
“工,官也。”,他说不是工匠不是工人,指的是官员。
“工不信度”,就是官员不相信法律,这个度就是法律,“君子小人,以位而言也。”,是指他们这两种人的社会地位来说的。换句话说,君子指的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小人当然就是指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人。
做这个注解,是为了说明原文当中的君子小人。不是通常它的含义,那就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和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因为君子小人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面,君子小人并不是就这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进行区分,而是指的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人,不同身份的人。
根据这样的一个注释,我们这一段今文应该怎么翻译?
那就是在上位的人,不能按照义理来衡量事物、制定法令,就使得在下位的人没有法律条文可以遵守;朝廷上不相信道义,官员们不相信法律,地位高的人就会触犯义理。而地位低的人就会触犯刑法。这个国家有了这些情况,国家还能够保存下来的,那是侥幸了。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工”要翻译成官员,“君子”要翻译成地位高的人,在上位的人,“小人”的发言人地位低的,定位低下的,这些都是根据注文,我们做出的对应原文做出的理解和翻译解释。
这就是这一段注文,他给我们的提示,他解释了原文的一些词义,并且对于原文的一些句子也进行了解释。
(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无道揆,则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无法守,则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有此六者,其国必亡;其不亡者侥幸而已。)
这个意思你刚才说过。但是我们现在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朱熹的注释,实际上它是分析了,我们刚刚学习的孟子的这几句话的内部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是什么?
他说,“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
是一个因果关系。“上无道揆”是“下无法守”的原因, “下无法守”是“上无道揆”的结果,这是第一层关系因果。
“无道揆,则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接下来他说,由于在上位的人没有按照义理衡量事物,制定法令就导致什么呢?
朝廷不相信造诣,导致在高位的人去犯律,这又是一层逻辑关系,也是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什么呢?
“上无道揆”导致,“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
“无法守,则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这是说下无法守,在下位的人,没有法令来自守,约束自己遵守。这会导致什么呢?
官员们不相信法令,在下位的人触犯刑法,这又是一层因果关系。
所以这是一个双重的套着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用横向来表示“上无道揆”,翻译就是一个纵向的因果。
这个呢是朱熹对于原文的逻辑关系的一种表示,我们要能够知道他做的这样的一个内容,这是注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所以,再归纳一下这一小段的注释,这一小段的注释。
朱熹第一个解释的原文的一些字词。
第二个解释了原文的句子的含义,同时分析了原文的六种情况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它是一个双重的因果的逻辑关系。这个大家应该能够会分析。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城郭”,城是城墙,郭是外城墙,是大的城墙,“兵”是武器,武器铠甲不多,这个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没有开辟开拓,国家的财富,没有聚集很多,这个不是国家的灾害。什么是国家灾害?
就是在上位的人没有礼,再下位的人,不去学习礼。造反的老百姓,盗贼兴起,国家的灭亡就没有几天了,没有日子了。
我们看一看注解。
(辟,与辟同。丧,去声。上不知礼,则无以教民;下不知学,则易与为乱。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
“上不知礼,则无以教民;下不知学,则易与为乱。”,文义的疏通和串讲。但是又不是简单地串讲,还是指出上下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上不知礼”,他就没有办法来教老百姓,下面的老百姓就不能够学习。而由于下面老百姓不知道学习,就容易去造反作乱。贼在这是犯法。
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
这就是讲这第二段内容,是对于国君的要求。
下面是最后一段。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蹶,居卫反。泄,弋制反。诗大雅板之篇。蹶,颠覆之意。泄泄,怠缓悦从之貌。言天欲颠覆周室,群臣无得泄泄然,不急救正之。)
“蹶”,古人一个念成jue就颠覆,que就是活动,什么意思?
说上天要颠覆纣王,是大臣们应该对于周王室的命运要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心尽力。如果念成que,就是上天正在动,也是一样,动就是要颠覆,那意思是贯通的。
泄泄,犹沓沓也。
(沓,徒合反。沓沓,即泄泄之意。盖孟子时人语如此。)
我们这个教材经过多次的这种校定,但是还是有错。因为古文的印刷部门的印刷厂里面,老师们都给他叫都校过,它往往会出现一些想不到一些错误。
这一段先是对于“犹”这个词进行了解释,孟子也用了一个“犹”。这个“犹”是什么呢?
它是用孟子时代的语言,“沓沓”,而且是诗经时代的语言“泄泄(yi)”。
(沓,徒合反。沓沓,即泄泄之意。盖孟子时人语如此。)
“泄泄(yi)”,它的解释都是多言的意思。跟说话有关系,多嘴多舌,老在那喋喋不休说话,也就是啰啰嗦嗦的,而不把自己的心思放到国家的大事上,是这样的一个意义。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非,诋毁也。)
“言则非先王之道者”,这个“非”是一个动词,是诋毁否定的意思,就是非的意思。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惟恐其君或陷于有过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谓其君不能行善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邹氏曰:“自诗云‘天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邹氏曰:“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
这就是说对于臣子来说有三种态度,第一个“责”难于君,“责”是要求,用一个困难的事情来要求自己的国君,什么事呢?
就是让自己的国君成为尧舜那样好的国君,这是最困难的事情。用这样的困难的事情,来要求自己的国君,这是对于国君什么,这是对于国君的一种恭敬。
“陈善闭邪”,就是“陈”是陈述,陈述好的道理。闭是关闭是杜绝,国君的邪念,但是对国君的敬意。如果说,我的国君也做不了尧舜那样的国君,因此也不去上谏他,什么意见都不提,这个是贼害自己的国君。
责难于君,谓之恭——用困难的事情来要求国君,这是对国君的恭敬。
陈善闭邪,谓之敬——陈说好的道理,杜绝国君的邪念,这是对国君的敬重。
吾君不能,谓之贼——认为自己的国君没有实行仁政而不去告诉国君,这是贼害国君。
这是三种不同对于国情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国君是要用最困难的事情来要求他,对他自己责任;放纵他,让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从使得他犯了错误;使国君陷于有害的地方,这个就是危害自己的国君。
最后,(邹氏曰:“自诗云‘天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
到这儿,他就是对于臣子的这种要求,一个圈以后,都是对于这一章的总结,这就是我们在前面学过的赵岐孟子章句。
(邹氏曰:“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
这就是对于整个的文章,他说只有三个部分,这个是讲的是要用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两个主观客观的条件来治理好国家,而国君有国君的责任,臣子有臣子的责任。
好,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
这篇文章是要求我们大家背诵的,除了背诵之外,请大家特别要把我们刚才讲的,“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后面的那一段朱熹的注解,“朝,音潮。此言不仁而在高位之祸也。道,义理也。揆,度也。法,制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谓以法度自守。工,官也。度,即法也。君子小人,以位而言也。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无道揆,则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无法守,则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有此六者,其国必亡;其不亡者侥幸而已。”
里面关于字词句子以及逻辑关系的分析,我们要能够心知其意,要能够比较清楚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