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手记。里面记录了作者养育女儿的很多案例和教育心得,包含了如何爱孩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如何做有智慧的家长等等内容。
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好书,书中无论是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还是作者养育女儿的实际案例,都非常接地气,提出的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说它是我养育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指南。
通读全书,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好妈妈,她智慧、慈善、情绪稳定,更懂得如何爱孩子,这些都体现在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
尹建莉说:
“儿童长大成人后,毕生处世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出生后头两年中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人的态度。”
她认为,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父母亲自抚养很重要。在她看来“父母不亲自抚养孩子就是渎职”。
所以,她一直坚持把女儿留在身边亲自抚养,即使在与丈夫分居两地,又没有老人帮衬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觉得天天见到女儿比什么都重要。那段时间她过得很苦,一边要工作一边又要带女儿,家务也得自己做,但她用母亲特有的韧性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书的封皮上写着: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她认为,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妈妈之于孩子的重要性超过任何人。所以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她留意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及每一丝情绪变化,她会去思考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是否得当,她对孩子的尊重与体察令人动容。她是如此智慧又慈爱。
作者的女儿非常优秀,这得益于她正确的养育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她的孩子天生就乖巧懂事又聪慧啊,其实不是,是因为她了解孩子,又她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教育与尊重孩子,是她用正确的养育方式一点一点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尹建莉教育孩子的智慧令人钦佩,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教育女儿过程中的特立独行和不按常规出牌。
她是如此勇敢,她给女儿做了好的榜样,让女儿敢于对权威说不,也敢于做她自己。
尤其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内容,尹建莉的勇敢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不仅敢于打破常规,她甚至敢于与常规背道而驰。
读这部分内容时,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她把事情搞砸了,更怕她的做法给女儿带来麻烦。然而,最终我悬着的心一次次落了下去。
且看看她的具体做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孩子替孩子写作业、不写“暴力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考好了不奖励等,这哪一条是常规做法?家长们孜孜不倦做着的、追寻的东西,她竟然通通都不要,这简直不可思议。
可她就那么做了,而且取得了惊人的良性反馈。她的勇敢与特立独行不仅培养出了优秀的女儿,同时,也给广大家长提供了教育子女,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另一种思路和另一种可能。
当今时代,父母都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所以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在孩子学习上特别上心。
从孩子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作业就变为了全家的核心,陪孩子写作业,成了父母生活的一部分。尹建莉却认为,“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她说: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
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所以,她很少陪女儿写作业,甚至很少过问,她将写作业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在一般家长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对孩子放纵的鼓励。
人们的常规做法是:惩罚孩子多写作业,惩罚孩子把某个内容抄写很多遍,从没有听说过惩罚孩子不写作业的。家长们的想法是,逼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尚且不好好写;惩罚孩子不让写作业,且不正中孩子下怀?
我和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一样,直到读了文章中的一则小故事,我才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故事是这样的:
三位无聊的青年人常以踢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他们却越踢越起劲。后来一位老人通过给他们报酬,又将报酬逐渐减少,渐渐地,他们再也不愿去踢垃圾桶了。
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一个恶劣的行为没有通过劝阻得到遏制,却通过奖励得到了完美解决。这里面的逻辑是,通过给予报酬将乐趣变为一种责任,进而降低乐趣。
尹建莉认为,任何事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管、责任等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女儿完成作业不认真,出现抵触情绪时,她没有惩罚女儿写作业,而是惩罚女儿,不准写作业。
她把作业当奖品使用,而不是当刑具使,以维护孩子对写作业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说以上都是尹建莉在家庭教育中勇于尝试与探索的普通案例的话,“不写‘暴力作业’”则是她敢于挑战权威的壮举了。
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老师就是权威。孩子怕老师,家长更怕老师,有些家长甚至说,自己上学时倒罢了,待到孩子上学,老师简直就是恐怖的代名词。
有些家长可能不赞成老师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可从来不敢表达出来。
因为,家长与老师对立,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尤其是遇到一个素质不怎么高的老师的时候。这是家长怕老师的根本原因。
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尹建莉偏不信邪,她为了不让女儿写‘暴力作业’,几乎惹恼了女儿的老师,差一点陷女儿于不利的处境。
她说,暴力作业的本质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奴役。
稍微懂点教育的家长都会对这种暴力作业深恶痛绝,但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妥协,让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办,因为不敢得罪老师。
尹建莉却坚决不让女儿写暴力作业。实话说,读这部分内容时,我的心都悬了起来,生怕她将女儿陷于悲惨的境地,幸好她最终用真诚的态度平息了老师的怒火。
不写暴力作业不仅减轻了女儿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尹建莉用行动告诉女儿:学习是为了学会,而不是为老师写作业。同时也培养了女儿对学习实事求是的态度。
尹建莉这些有悖常规的做法,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支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每一个举措都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
她敢于打破常规的做法真的非常酷,有如此勇敢的妈妈,做她的女儿该是多么幸福啊!
总的来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真的很好,它是我及许多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摸索前行的父母的灯塔,它给我们指引,给我们方向。
同时,作者的勇敢也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敢于为了孩子的利益据理力争,敢于做一直站在孩子身后的勇敢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