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于简书
第一次知道荔枝,是初中学《荔枝赋》。书里提到“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读到此,那美味而特别的荔枝果,简直超出幼时的我能想象出的美丽和美味啊。
又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则色香味俱失焉”。读到这里,心里不由地一阵叹息,真有“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感觉。偏偏那时候的语文老师又特别用心,上课时,为了让我们这些北方娃娃能对荔枝有个直观的认知,还刻意带来一颗完整的荔枝干在课堂上给大家传看。
看到荔枝干的那一瞬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的荔枝果。更无法理解这个干瘪的,看起来褐色表皮有凸起的小果子,如何能跟“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如此美味关联在一起。
当爸这个困惑告诉老师,老师说。荔枝鲜果很难在咱们这个地方见到,夏天温度高,荔枝不好运输和保存,这荔枝干还是她大女儿出差去广东带回来的。这也是古诗为何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时候,杨贵妃想吃荔枝,都要快马加鞭送过来,一路上舟车劳顿,劳民伤财,甚至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运送荔枝而受伤呢。等以后你们长大了,科技发达了,也许,夏天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吃到新鲜的荔枝鲜果了。
荔枝,在孩提时的我的心里,一直是无法触及的美好存在。
来珠海工作后,第一次吃荔枝是去深圳看发小。她的同事有荔枝园,带过来一大兜子荔枝,带着叶子很新鲜。荔枝真是如描写的那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拨开外皮,里面那层白色的膜,轻轻揭开,晶莹剔透的白色果肉,汁水丰盈,真是“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后来每到荔枝季,总会买不同的荔枝,自己也不太懂品种,市场和超市有卖就都买来品尝,逐渐能感觉到不同品种的甜度和水分程度不一样。从4月能陆续吃到7月。
怀儿子的时候,孕吐严重,吃苹果都会吐。我同事给我从广州老家带过自家院子里种的小枇杷,吃了不吐。后来,先生的朋友梅姐从广州从化带来一大竹篓子现摘荔枝,说是凌晨五点多到果园摘的,带着露水的糯米籽。不曾想,这个甜蜜的小果子,表皮有好看的玫红色,有明显的小凸起,剥开外皮,有鲜嫩的一层薄膜,带点粉红色,果肉莹白如雪,一口下去,唇齿间立刻被清甜略微带些花香味的水分包围,真是美味不可言说。说来也怪,很多人吃荔枝会上火,起痘痘长包,我一口气可以吃两斤,没任何不适。真是太好了呢!这一大篓子荔枝,我每天吃些,吃完把鲜荔枝叶盖着荔枝,再把竹娄子的盖子盖好,也没放冰箱(孕期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有冰箱味,我吃不了),居然断断续续吃了快一周,到最后,有些荔枝的鲜嫩的红色皮变成了浅褐色,口感清甜味稍弱一些,个别出水了就不吃了。真好,这一大篓子荔枝真是给我很大的惊喜和补给啊!
后来孩子出生后,皮肤白白净净,吹弹得破,头发乌黑发亮,同事笑称“是吃荔枝的功劳吧!”
前年,去朋友董老弟老婆家里的荔枝园去现摘荔枝。也去过几次荔枝园摘荔枝,都是随手可摘的摘些,尝尝鲜,临回再买点带回去,上树摘荔枝还是第一次。早上的荔枝林还有些风,摘荔枝也不觉得很热,到了中午,爬在树枝上摘荔枝,架着梯子摘荔枝,可真是热啊!那天是多人总出动,儿子在学校没回来,我和先生,小侄女,侄子侄媳妇,摘了好几大筐。中饭后赶紧给我的哥哥姐姐嫂子们老李的哥哥姐姐嫂子们快递过去。顺丰寄的糯米籽,第二天下午就收到了;圆通快递也很给力,第三天一大早10:00收到的桂味,还很新鲜。二哥说,“这是吃过最清甜的荔枝,尤其还是我们亲手去摘的!按晚上教的方法,报纸包着装密封袋放冰箱,来客人就那些来品尝,都夸好吃,细水长流地吃了半月。”
去年,好朋友桐妹子给寄了一大箱增城老树荔枝,桂味和糯米籽。桂味清甜,糯米籽肉厚,一口下去很满足。后来部分用厨房纸包着放冰箱,细水长流地吃了半个月左右;后来红妹子去荔枝园,又亲自摘了一些给我寄来,也是过足了荔枝瘾。
今年就更不用说了,从一开始老李单位发的助农产品,到侄子朋友给的自家荔枝,再到李兄弟给带来的南山荔枝,和桐妹子寄的增城老树桂味和糯米籽,以及先进奉,真是过足了荔枝瘾。
除了当水果吃,拿荔枝去皮去核跟玉米一起炖排骨,也是汤很清甜爽口呢。不要加盐,淡淡的香甜味。
这里重点讲讲先进奉。仙进奉原名“胭脂红”,其命名与进献皇室的经历密切相关。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增城仙村镇基岗村村民在荔枝成熟时邀请表哥品尝“胭脂红”品种的荔枝。表哥见此果色泽鲜红、香甜多汁,为讨好上司,便采摘一筐送往京城。即使经过七日长途跋涉,荔枝仍保持着少有的鲜红与甘甜,上司问其名时,表哥借“仙村”之地的传说(与何仙姑相关)将其命名为“仙进奉”,意为“仙村进献的贡品”。康熙品尝后大为赞赏,遂将其列为宫廷贡品。
现在大部分仙进奉都是嫁接的,不过品质很好,果肉厚,汁水多,堪称荔枝中的“爱马仕”。7月上中旬开始成熟,刚巧今年荔枝大丰收,仙进奉的价格也跌了许多,之前都是50~60,甚至更高。
它是从自然变异实生单株选育而来,具有果色鲜艳、果实皮厚、裂果率低、耐贮藏、保鲜期长、味甜、早结、丰产、稳产且晚熟等特点。
个人感觉更好辨认的是先进奉更容易剥开表皮。先进奉表皮颜色介于桂味和糯米籽之间,有点香心型,双手稍微用力一挤那个果实中间的那条细纹,很容易剥开表皮而且是相对完整的2片果皮中间露出来莹白水润的果肉。
很长时间以来,北方人的荔枝选择主要是妃子笑;而在主要产地广东,有数百个荔枝品种,细分的口味也非常丰富。从三月底四月初上市的白糖罂,到五六月的桂味、糯米糍,七月的仙进奉、增城挂绿。还有新品种御进球。今天讲讲几个在广东很受欢迎的荔枝品种。
桂味:
桂味:在荔枝家族中香气辨识度极高。果实中等偏圆,果皮常有龟裂片凸起。最迷人的是其独特而浓郁的桂花清香,和清甜多汁水的无渣果肉,入口顺滑,桂花香味萦绕鼻尖与舌尖。
糯米糍:荔枝界的“软糯王者”,果实硕大,果皮平滑。颗粒比桂味大些,表皮相对光滑,皮的颜色没有桂味那么鲜红。果肉丰厚如凝脂,质地软滑绵密,入口即化。
御金球:果实为圆球形,果皮鲜红,微带黄金色。特点是皮薄,肉质特别嫩滑,荔枝味浓郁。
不愧是颜值和风味两个赛道都排TOP的选手,剥开艳红浑圆的外壳,就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入口似布丁般嫩滑,轻轻一抿就化作汁水,不用怎么咀嚼,一点无渣。和仙进奉一样甜度非常高,有一股纯净清新的奶香,但我们觉得它最大的优势是,嫩到可以吸着吃!
仙进奉荔枝从外形看起来,比一般的桂味要大颗一些,和糯米糍有点相像。就像研发者所说的,它的味道确实是融合了桂味的清香和糯米糍的清甜。鲜美多汁,尤其是像这种刚下树的鲜果,确实是太美味了。
广州增城,距离仙村就十二公里,占尽地利优势。现在仙进奉大量上市,很多邻居都在团购推销。目前大部分仙进奉价格是25元左右,我上周末找邻居买十斤是26元一斤,仙进奉果壳厚,相对来说是耐储存的,其次是桂味,糯米糍不建议邮寄。
为什么广东的老板们都喜欢买仙进奉荔枝送礼和作为手信呢?
1、清甜多汁,甜度适中且带有天然蜜香,果肉脆嫩多汁,咬下时汁水四溢,兼具桂味的香气和糯米糍的嫩滑。
2、果核极小:焦核率超85%,可食率达71%-79%,几乎全是果肉,味道清甜汁水丰富,食用体验极佳!
3、耐贮藏运输:果皮厚实(鲜红色),抗裂果(裂果率仅3.5%-3.8%),常温下可保存数天,冷藏保鲜期更长,更适合远距离运输。
4、高颜值与文化底蕴:果形扁心形至心形,果色鲜红,曾作为贡品(“进奉”之名源于此),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5、产地优势:广东增城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赋予其标志性风味,增城产区还获绿色食品认证、广东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荔枝树需要年年修剪才会长得更好。广东很多地方因此多了荔枝木烧鹅,也因荔枝木的特殊香味而味道独特。
借着今年大火的热播剧《长安的荔枝》(虽然我还没顾上追剧),希望今年丰年荔枝,也能给荔枝果农带来丰年的收益,更希望荔枝能像走进国门的车厘子和榴莲那样 ,也能走出国门,去到更多的国家,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一颜值和内在俱美的美味水果,给力果农更多收益!荔枝=励志!
下面分享几篇关于荔枝的诗词:品味一下古人对荔枝的喜爱赞美和难忘。
……
《荔枝四首》选录
作者 曾巩
(一)
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
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
(二)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三)
绛縠囊收白露团,未曾封植向长安。
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