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随笔15-2:组织划分的七个维度
2025年08月18日 19:57
核心要点提炼:
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组织划分的六种维度:按职能划分(易造成部门墙)、按产品划分(如独立事业部)、按品牌划分(以宝洁为例差异化定位)、按客户划分(分级服务)、按区域划分(便捷管理)和按工序划分(阿米巴模式)。各维度有独特优势,但实际多采用混合形式。第七维度(按敏捷度)将在下集重点解析。
这期我们聊一聊组织划分的七个维度。第一个按职能划分,第二个按产品划分,第三个按品牌划分,第四个按客户划分,第五个按区域划分,第六个按工序划分,第七个按敏捷度划分。第七个没有写出来,因为第七个我觉得比较重要,我会单独用一集来进行说明。今天我们看前面的六个。

第一个,按职能划分:
职能划分我们会想到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叫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三角形,就是一个金字塔形,所以直线职能制它的优势是比较稳定,它的缺点是决策效率比较低下。对于有些团队追求组织稳定,它是需要的,但是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讲,其实它的副作用是蛮大的。
直线职能制其实还会走另外一个误区叫细分,就是把很多的功能分得非常细。比方说销售,可能最早期我们创业就一个销售人员,从前期资源的获取,到后面打电话邀约,到后面见面拜访,到成交,到后面的售后服务,都是这一个人来完成。搞直线职能制,就会把这些职能进行一个细分,资源获取由市场部门完成,有专门的电销部门,有专门的业务部门去负责拜访和成交,还有专门的售后部门。明明一个人可以干完的事,他分成了四个部门去干。
从某种程度来讲,分得越细,专业程度越高,效率越高。比方说打电话,我别的事不干,我电话打得越多,打电话的能力就越强,这方面的效率就会越高,所花的时间就会越短。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从我们咨询的经验来看,如果你只做电销这一个工作,时间久了之后你觉得非常的无聊,就觉得自己存在感不强,好像我这一辈子就会打电话,别的事干不了,不会干,很容易缺少成就感,时间久了之后就变得非常的懈怠,而且没有以前的工作效率。所以从长时间周期来看,只做一件事它的效率是下降的,而且你做了这种细分,人力成本肯定是增加的。
同时,过度细分还会有另外一个副作用叫部门墙。
第二个,按产品划分:
用得比较多的就是产品事业部,比方说冰箱事业部、空调事业部、风扇事业部、手机事业部,这个都是按产品来划分。
按产品来划分一般主要会用到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比较独立的事业部,比方说他有自己的职能人员,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基本上相当于独立的公司,只是他没有给自己取一个公司名称,依然是挂在集团的名下,基本上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
第二种事业部,它是一个辅助功能,他没有自己的职能团队,也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更多的是依赖总部,依赖集团的力量,这种事业部对销售团队更多的是赋能,培养他们的产品技术知识,让他们更好地去为客户讲解,更有利于成交。
这两种事业部,其实他们都要进行一个独立核算,只是独立的程度不太一样。
第三种,按品牌划分:
如果这个按产品划分再升级一下,每个产品给它取一个品牌名称,就变成了按品牌划分。讲到按品牌划分,我们基本上都会讲到一个非常知名的案例,就是宝洁公司。宝洁公司有一个洗发水的系列,第一个海飞丝,第二个飘柔、第三个潘婷、第四个沙宣,第五个雅顿。
比方说海飞丝主要的定位是去屑,飘柔是柔顺,潘婷是护发,沙宣是造型,雅顿是香氛。他们的功能定位不一样,然后价格定位不一样,导致人群不一样,做了一定的细分。
其实我们仔细地想一想,飘柔它有没有去屑的功能?飘柔肯定也是可以去屑的,只是它的主功能不是去屑,而是柔顺,所以这五个洗发水他们很多功能是重复的。但是他们搞这种差异化的定位,基本上是涵盖了我们所有的消费群体,所以他这种品牌定位是非常成功的。
第四个,按客户划分:
比方说我们去理发,你会发现有什么金卡、银卡、铜卡、VIP客户、钻石客户,这个就是按客户来划分。我以前做培训公司,是其中一家分子公司的总经理。当时集团对我的要求是,客户消费30万以上,必须由总经理亲自服务。总经理亲自服务,客户的体验感是不一样的,满意度是不一样的。
第五个,按区域划分:
比方说中国划了七大区,苏州它有各个直管区,下面有很多县级市,这个都是按区域划分。按区域划分最大的好处是方便管理,有一定的便捷性。
第六个,按工序划分:
生产制造型公司的原材料采购,经过各个工序加工变成半成品,经过检验之后变成产成品。每个工序之间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独立的部门,可以将他们进行一个独立核算,进行一个内部交易,运用阿米巴的方式进行一个经营管理。这样效率会比较高,对这个企业的组织发展也比较有利。

所以今天我们讲解了六种划分的方式,每一种划分的方法都有它的优势,都有它的特点。而且我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多数企业往往是混合型的组织形式。
下一集我们重点讲按敏捷度划分。
如果您觉得有些许帮助,欢迎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文章、关注作者:黄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