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女人》的故事发生在依山傍水的断桥镇,开杂货店的惠嫂家和留守爷孙旺旺家对门而立,中间隔了一道石巷。惠嫂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年轻母亲,孩子还在吃奶。旺旺自出生起就跟着爷爷,父母常年在外挣钱,每逢过年才回家六天。从没吃过母乳的旺旺一直留意惠嫂喂奶的美好静态,他对奶香充满向往。一次,在惠嫂喂奶的时候,旺旺趁她不注意对准她的乳房狠咬了一口。这件“丑事”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断桥镇,旺旺爷孙俩遭到了镇上人的嘲谑与非议,旺旺也因此遭到了爷爷的殴打。惠嫂心疼从小缺乏母爱的旺旺,悄悄叫住旺旺给他喂奶,但旺旺拒绝了,因为这不是他的妈妈,这件事再次引发了镇上人的非议。
小说的最后,惠嫂流着泪,一脸凶悍地对众人吼叫:“你们走!”这一声怒吼,是惠嫂对周围人精神扭曲的愤怒,也是她对纯真人性的呼唤。
“你们知道什么?”这是惠嫂最后说的话。这句话听起来充满无力与无奈,在我眼里却又饱含力量。它充满了对镇上那些人的鄙夷与愤怒,你们知道什么,就对我们指手画脚?你们知道什么,就对我们说三道四?你们知道什么,就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我们?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却又什么都要说。
虽然只有短短几千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参差。
一、旺旺、惠嫂眼中的清澈
旺旺是个七岁的小男孩,他爸妈常年在外跑运输,只在年底回来几天,陪伴旺旺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他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留守儿童,他并没有表现的很调皮捣蛋,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个乖孩子,在我看来,他也是一个乖巧、可爱、懂事的好孩子。
旺旺没事的时候坐在自家的石门槛上看行人。手里提着一袋旺旺饼干或旺旺雪饼。
旺旺坐在门槛上刚好替惠嫂看杂货铺。有人来了旺旺便尖叫。
因为缺失母爱,旺旺羡慕惠嫂的孩子有奶吃,以至于咬伤了惠嫂的奶头。我在这里看到的是旺旺因为贪恋母爱而产生的一种较冲动的做法,但很多人看不到其中的本质,包括旺旺的爷爷,这也导致了他受到爷爷的挨打。这里的旺旺是可怜、无助的,心中有无限的心事与需求,但又无处诉说。
只有惠嫂看到了旺旺内心的需要,后来,惠嫂主动让旺旺吸她的奶,但是旺旺拒绝了。旺旺盯着惠嫂的乳房拖着哭腔说:“我不。不是我妈妈。”然后跑掉了。
旺旺的善良与懂事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他只要自己的妈妈,所以他逃的远远的。
旺旺的清澈让惠嫂感动,而惠嫂的善解人意也同样让旺旺获得了短暂的母爱关怀,惠嫂也表现出了人性的善良,这个镇上,似乎只有惠嫂在用心呵护着旺旺。
自惠嫂的乳房被旺旺咬破后,文中对她的描写也开始多了起来。
惠嫂给孩子喂奶格外动人,她总是坐到铺子的外侧来。
有人来买东西,惠嫂就说:“自己拿。”要找钱,惠嫂也说:“自己拿。”
惠嫂把孩子换到另一只手上去,有些责怪,说:“旺爷你说什么嘛?七岁的孩子,又能做错什么?”
旺爷你都说了什么嘛?
旺爷你这是干什么嘛!
自从惠嫂的奶头被旺旺袭击后,她突然意识到,旺旺并不是真正想咬她,凭着作为一个母亲的直觉,她知道旺旺只是想她妈妈了,眷恋着奶味,眷恋着母爱,而这些,旺爷发现不了,也给不了。在她一次次“旺爷你怎么了嘛”的责问声中,我看到的是她对旺旺爱与心疼,可她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
在惠嫂的眼中,旺旺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和她一样的孩子,他需要爱,需要关怀,需要呵护,而不是为了他人的眼光而忍受不应该的惩罚。但事与愿违,最终,惠嫂对旺旺清澈的爱渐渐变为无力的呐喊。
二、“人们”身上的污浊
这里的“人们”是断桥镇上对旺旺有异样眼光的人们,其实不止他们,“人们”有着更广泛的代表性。
文中是这样写他们的。
人们的话题自然集中在性上头,只是没有挑明了说。人们说:“要死了,小东西才七岁就这样了。”人们说:“断桥镇的大人也没有这么流氓过。”当然,人们的心情并不沉重,是愉快的,新奇的。人们都知道惠嫂的奶子让旺旺咬了,有人就拿惠嫂开心,在她的背后高声叫喊电视上的那句广告词,说:“惠嫂,大家都‘旺’一下。”
在平静的断桥镇,突然发生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自然成为了大家谈论的中心,同时也在谈论的过程中渐渐“跑偏”了,他们自然而然把这件事靠到了“性”这个字上,人们开心地谈论、揶揄,完全不顾这会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很多读者会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为人性的“恶”,对“人们”进行人性高度上的批判,借以讽刺和他们一样的“人们”。但我却不以为然。
人们的行为固然讨厌,但并不能把他们无限制地拔高到“人性恶”的高度,在我看来,他们的行为充其量只是人性上的一个污点,他们思想上的一些缺点。造成这样的结局,只是因为镇上人们知识的匮乏、见识的短浅所致,因此,我只是用了“污浊”来形容他们。留在镇上的人们,可能一辈子都被困在了这里,他们的天地便是这一方水土,他们的见识、认知只能局限在小小的镇上。
作者用短短的文章,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参差,并无高低,只是受现实所限,无奈又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