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论语·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者,我就应该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我就要反省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如何。”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是这么个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不好归咎到别人身上去,不管别人好不好我都可以很好,只要我的思想好,别人好不好对我都有好处。假如他在某些领域足够优秀比我好,那我就向他学习,让他成为我的老师;假如他有些地方有缺点,品行不端正,那么我就让他成为我的反面教材,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华佗中年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病人,这种病他自己治疗不好,然后病人后来找到一名姓张的医生,医好病情之后就来谢谢华佗。接下来华佗的操作就让别人不得不佩服了,怪不得他能成为神医。华佗去找姓张的医生,自己隐姓埋名开始做张医生的徒弟,给张医生挑水打杂了三年时间,三年后就开始学习张医生的本领。后来有一次张医生出远门,来了一位病人非常着急,华佗就不得不为了救人而出手,等张医生回来看了华佗的方子说:“这个人要么是神医,要么就是神经。”华佗眼看事情也藏不住了,就对张医生说了实际情况,他就说我医术再高明也有不懂的地方,这几年在你这里学到了许多我自己原来不明白的。这就是一个人再优秀也有需要学习的地方,谦虚是一个人能够成就自己最好的武器。
而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其实也有许多的同样事情,比如有人业绩比我好,有人整理文件比我好,有人打扫卫生比我好,有人学历比我好,有人社会经验比我好,有人待人接物比我好。只要我有不足的地方我就应该向对方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那一点点优点去揭开别人的缺点,压制他人的优点,这种人一般都不会进步,容易活在自以为是的胜利中而导致碌碌无为地满足感。不过这样的人我们也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他,第一别人不待见,第二自己得不到成长。包括有许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偷懒,迟到等小问题的出现,都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看看人生的结果就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个人需要榜样,也就是正面的教材,其实也需要反面的教材,所以我们经常讲举一反三,反面的教材甚至更重要一些。因为假如我们还不知道要成为怎么样的人,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自己不想成为怎么样的人。我们努力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人,那我们就是在成为那个自己都觉得欣赏的人。所以不管对方好不好,我们都要用心感恩对方,因为他对我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