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意味着独特,与众不同,但它并非一个贬义词。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即便是双胞胎也有差异。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大,但最美妙的就在于那一点微妙的差异。正是差异性成为个体的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有的父母会说:“如果我的孩子生来就是一棵桃树,你就不能把它培养成一棵李树。但是,由于学校教育的集中授课制让教师们追求教育的整齐划一,往往做出一些“李代桃僵”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想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发现那些拥有个性的孩子并尊重他们。首先需要我们老师有包容的胸怀,我们要容得下个性鲜明的孩子,不能因为他们“身上萌芽出充满生机的枝枝杈杈,就过早地将这些'旁逸斜出’扼杀”。其次,我们老师需要有发现的眼睛,为孩子搭建适合他成长的平台,根据其个性,发展其爱好。教师还应将对学生的评判标准多样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分数和人格发展是两回事,无论成绩优劣的学生,他们都需要一个看清自己的“镜子”,一个纾解情绪的“管道”,一个实现自我的途径,这才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