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工作日志

教育的毫米,是孩子的一辈子。

坚持多一毫米,就成了信仰,坚持改变,就会不一样。大概,教育的一毫米,首先是“多一点”。多一点什么呢?多一点专注,多一点持久。因为多了一点专注,所以教师无论多忙多累,都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钻研、去琢磨,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孩子。因为多了一点持久,所以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生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把教室当作自己的家园,而不仅仅是一个站台。教育中的“多一点”,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践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教育者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能看见孩子的未来,听见远方的呼唤;需要教育者有“大格局”和“小细节”,能知晓社会的走向,洞察孩子的心灵;还需要教育者有“愿坚持”和“能坚守”,无论遭遇什么,都不改初心,都能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做到了这些“多一点”,教育者就可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到不期而至的教育奇迹,感受到作为教育者的尊严、快乐与幸福。教育的一毫米,更是“深一度”。深度比广度更重要,深入比浅出更关键,教育“深一度”,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能深入研究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能始终站在教育的前沿,引领教育的发展,而不是被教育裹挟着、推动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教育“深一度”,还需要教育者有“深耕”的姿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追踪孩子的成长轨迹,去记录教育的点点滴滴,去反思教育的成败得失。当然,“深一度”的教育,并不排斥“广度”。事实上,当教育者在某一个领域钻研到一定的深度后,他自然而然就会拓展自己的广度,去涉猎更多的领域,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需要、孩子的成长。在“深度”与“广度”的交互融合中,教育者就能逐渐走向博大与精深,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专家、杂家,甚至教育家。“多一点”也好,“深一度”也罢,都是对教育者的提醒与勉励。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孩子,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都要努力去做一个更好的教育者。它勉励我们,要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去坚持、去改变,去努力影响更多的孩子。当你把教育当作信仰,一毫米就会变成改变的力量,无数的一毫米汇集起来,就会变成改变县域教育的强大力量。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成为教育的一毫米,都愿意为改变县域教育付出自己的一毫米,县域教育就一定会发生好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不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快,可能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看到改变的发生,看到县域教育的进步。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用坚持的力量,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用心灵去感受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起“后进生”这个话题,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能发表一番他们的种种“伟绩”,这个上课不认真听讲,那个习惯不好,这个不会...
    安东尼_101_阅读 681评论 0 1
  •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健康的个性品质、广泛的...
    21623c135d9c阅读 38评论 0 0
  • 当丁达尔效应发生时,光就有了形状;当教师给子学生尊重与关爱时,教育就有了定义;当生命与生命相遇时,爱就发生了。别忘...
    910JQK阅读 669评论 0 0
  • 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
    让进步发声阅读 44评论 0 0
  •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教学策咯,提升教学效果。
    90e404321b2f阅读 6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