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的时间在十月算满,是五天,分散在了10月的前两天,和下旬开始的周五、六、日这三天。一次是内心盼望的休息调整,一次就那么突然降临的,因为周四下班时候安排好了晚上的进程,晚上就不能去上晚自习了。接下来是居家的学习模式,还是开启了线上教学,要操心的事情一样都不少。
我的第一个阶段的假期是从9月30号中午开启。2号下午开始返校。晚上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周五晚上的课表进行。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可以去那些还没有正式开始收费的景点,前提条件是我有先见之明的话也好。错峰出游也算是机会,可惜并没有,我在等小学生的假期,从十月一日正式开始。这个时间用来放空大脑、自己的内心,什么都不操心的那种状态的休息。让大脑完全飘起来。理清楚前一阶段的紧绷感,舒缓情绪是很有必要的。更多的是神经需要松弛下来,恢复弹性。
十一如何度过
当天上午洗澡,沐浴更身,和平度过,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下午5点出发。到王城公园门口发现旅游年票已经不能使用。需要单独购买观展菊花的门票才能入场,如果带动物园的门票是25元,离不开的依然是人满为患。
虽然我们已经到了门口,所以还是决定改变计划,第一是人多,尽量不去密集的地方,第二就是时令性收费,对我来说不能接受。
我们有心去应天门,就是上次她看了古装人演剧,对诗的环节,最大的收获是3D的组装城墙的各个部分的画板,她在电子屏幕说花了不下50次,每次有人来想要体验的时候,她都站到一边,等别人结束时候就再排队一次去体验,别人没有来的时候她就一直拖动滑块,去归位。
先填饱肚子再说,去吃烤鱼。
晚上8点开始思考第二天要去打卡的地方,博物馆无法预约,提前时间不够,一边怨自己没有提前规划。科技馆预约的时间排到5号之后才有机会了。而且看到防控的要求都是入场需要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就是和家人一起的日常,多少年后会发现,稀松平常的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都是珍贵的。
二号早上起床依然开始为去哪里犯愁。
想要和好朋友一起玩,带上了小朵,上午去湿地公园,感受清凉的风。那一小片的网红草,抚慰了不安的心,最理想的状态是偶而可见的一家人三世同堂,在路边凳子上闲聊,希望灯火可亲。孙子不到一岁的光景,看大人如何表演,逗乐他。
我给两个小状元录制了两首应景的古诗,纪念这个和谐的十一。
下午,我在家里写作业三小时。是直线方程的55道题目的练习,迎接晚上开始的学习状态,如果自己都能够烂熟于心的话,也算是专注的效果。
特别敬佩和仰慕苏霍姆利斯基,他能把所以的习题做完,还编制出适合不同学生练习的小册子。我特别想不通的是,如何把题目做完,我每天都赶鸭子上架一般赶作业,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那是我不够主动,还是没有强大的热爱之情。如果用享受的心态去做题也好,其实我对于做题能够让自己更加纯粹这一点深信不疑,没有复杂的平衡需要考虑,就是奔着命题人的心思而去。
今年还发现以前那么多的题目都没有练习到位。多半是命题的更新,虽然不一定是原创的题目,改变之后我看不出来痕迹,还说明自己的能力需要修炼。前面两天最大的收获是睡眠质量和时间保证,将绷紧的神经送一下弦,然后上满。
接下来是小学生的假期,已经给我安排在教室里了,有五天的时间都在下雨。其实到8号晚上,我脚一晚上都冰凉,没有暖热。体寒的我还是需要注意年龄的特点,需要及时调整让身体舒服的状态。
主要是内心没有放松下来,都不是休闲的时光。如果像是郝晓东老师说的那样,学习和工作也是休闲的方式的话,我最应该的是享受生活,珍惜当下。所以即便我是在上班,或者我是在家里,都装着阅读这件事情的话,就会去做,当前还没有对书本念念不忘的觉悟。只是个模糊的需要,解决问题的阅读还没有实现,因为问题对我来说还是心理素质的调整。
被“假期”忽悠之后又来真机会,第二个阶段就是“不能动”的居家学习。突然就开始不用去学校了,暂时没有分配工作的时间,还不知道有多久,就安慰了自己一番,老师是要有休息的时间,用来思考和调整状态。
遥想上一次最长的假期是产假的半年时间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启阅读的模式,人整个浮躁轻飘的状态。自己掌控的时间如何安排,也是个问题。以后除了退休,也许都是妄想,其实完全看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这一切。不成想,机会又来了。就是20日周四下午下班回家之后,就在小区度假了。接下来21日下午2点楼下的小喇叭提醒,不要下楼。
第一天内心是忐忑的,凌晨0点开始确实有楼下的轰鸣声音,第一次听到消毒的声音如此紧张,确认过不是有人出去就是安全的。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白天什么都不担心,晚上睡眠质量倒是不错的,一夜到天亮。
唯有读书能自愈。所以在单调的做题生活中,难得自己想起来阅读,确实是看得重要才会如此。
过上了从前慢的时光,我只要放下期待降低预期,内心就会没有那么恐惧。其实是对这段时间的网课学习来说的,家里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陪读,我们居家学习的历程,更近距离看出来孩子的问题。还是喜欢吃东西,还是对各种事情都不够专注。小动作频繁。都是需要矫正的过程,我看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周一上午八点半,接到电话说是要上网课的通知,似乎自己潜伏者的身份要出水面一般,大脑即刻紧张和活跃起来。就是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和意义,教室还需要我的,只是在电脑对面实现了。我从10月20日的周四下午到11月的16日还没有去学校。16日是高三和初三返校的机会,而且是大范围放开的情况下的返校。听楼下的赵哥说是连续两天做排除法能进校门。这中间自己上了三周网课,因为作息不规律的原因,嘴边都出了小痘痘,果然适合以后都长期戴口罩。
以为错峰开学,让学生连续三天核酸检测,做好了去学校的准备。条件不具备,所以继续线上教学就到了2023年的1月4日开始去学校。
这段时间一直网课学习,感受到了未来学习的阳台,自己决定能做什么,当然不能做的事情也是自己判断和评估出来的,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安排。这段时间里我的早上独处时间不断固定,阅读和整理一些想法,写作业一样记录下来,这个习惯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调整过来,找到早起的时间安排,自然有了晚上的早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