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元今天给我发来一个心得: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走这走着就忘了当初的目标?
昨天看到一个词叫“好天气的冥想者”拿来解释很经典,就是说天气好就去冥想,天气不好就不去做冥想(即收外界或心情影响去做或不做一件事).这就是专业和业余人员的区别啊。专业人士不会因自己心情不好而改变行动的时间表。他们可能享受不到乐趣,但是他们仍能做到坚持不懈。这个发现来自最近笃行的书《掌控习惯》
“好天气的冥想者”,一语中的,我好像很喜欢这种一语中的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别人用短短数语,就凝练出我心中一堆的啰嗦。
一个人做一件事,需要靠坚持才能维系下去的话,我想这件事情应该已经不值得他去做了,而且也做不好。就像上学这件事,高考一结束,所有书都被甩向天际,因为他们上学用的就是坚持,勤为径,苦作舟。后来忽然反悟,学海无涯,回头是岸。然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智商在高考之后就开始走下坡。
那是什么指引着我们一条道走到黑的那?我想更多是兴趣在定向,使命在召唤吧。使命召唤着你把兴趣深入一点点,再深入一点点,这样你看到的,和你展示给别人的就不一样了。号召你把兴趣嵌入生活多一点,再多一点。多到跟刷牙洗脸一样,成为一种习惯,你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负担。
最近听到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应该是“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什么意思?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人体内的两种激素,都能够提供快乐。但是产生的机理不一样。
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也就是说你拿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比如吃好吃的,玩游戏,多巴胺就分泌一下,奖励你一下你爽一下。那结果是啥?就是你下次还想要,久而久之就会成瘾,你也搞不清楚这是自己想要,还是你的身体在追求多巴胺所以想要。
那内啡肽呢?它不是奖励机制,而是补偿机制。你做一件事,比如健身,很痛苦,那身体就会分泌内啡肽,补偿一下,让你产生快感,以便坚持下去,下次也不怕再做。
多巴胺让你爽,内啡肽给你补偿。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持续一件事还靠一样东西——内疚。 怎么说那?就是他对自己坚持的东西有一种执着,执着到哪次不做的时候他会难受了。这种难受和内疚,推着他向前一步,过后内啡肽稍作补偿,然后多巴胺,再刺激你一下,你就走了起来。
生活中你有什么事情是没有负担的坚持吗?
你又有什么事是需要坚持才能做下去了?
又有什么事是你不做你就难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