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希望》第一章 SFBT的咨询哲学

戴容容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33期,坚持分享第45天 2022年4月4日

一, 焦点解决属于 后现代及社会建构论取向短期治疗中的一支

1. SFBT以短期为导向, 以解决之道与优势为会谈焦点. 不重视过去及历史,看重现在及未来的时间点,能在较少的次数下达成较高的咨询效益.

二, 焦点解决核心咨询哲学: 社会建构论的影响

(一) 社会建构论的重要观点

1. 社会建构论强调多元差异及每个人的独特性. 看重当事人的“主观”认定的现实,不质疑其是否正确或合乎逻辑;呼吁没有所谓如何过好生活的“正确”或“唯一”的方式,也没有哪一个人理解知识的方式比另一个人更优秀.

2. 当事人描述自身故事的语言形态与用字,创造了当事人经验的独特意义;而每一个诉说故事的当事人,会受到主流社会价值的影响,但仍有其对特定情境的主观知觉与立场. (成长历史与文化环境影响)

3. 所谓“知道,懂得,了解”等知识,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对话沟通与人际互动中形成的.

4. 沟通互动时,要去理解整个沟通脉络与历程,而不止着眼于单一事件与信息.

(二) SFBT 咨询理念

1. 对问题的解决之道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 应由拥有资源与力量的当事人来加一建构,编辑.

2. 不高估专业人员的专家角色, 更看重当事人是自身生命的专家,置当事人与一个优势位置,认为当事人能够理解自己,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

3. 咨询师不解释,不建议 当事人的问题. 与当事人处于合作的关系, 认为当事人对他自身生活与问题的主观看法是更为重要的.

3. 咨询师主动投入协助当事人以不同的方式与角度来重新诠释自己,进而运用既存的力量与优势来确认与发展自己的解决之道.

4. 人们不是借由搜寻新信息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重新整理已知的一切来突破困境.

5. 引导当事人理清内心希望问题解决后的不同生活作为咨询目标, 并促发当事人懂得善用既存的个人优势与内外在资源.

6. 使当事人在离开咨询室回到自己生活时,能立即落实

(三) 以解决之道为焦点

1. 咨询的基调是基于“建构解决之道”,而非解决问题.

2. 解决之道即在当事人的个人经验之中.

3. 咨询的重点之一在于辨认与强化潜在的解决之道 (成功经验)

4. 事情没有绝对的因果论.

5. 问题不见得能被解决,但解决之道仍可尝试被建构.

6. 用发展解决之道的语言, 而非探讨问题的语言.

7. 谈论更多解决之道,而非问题.  使当事人拥有处理问题的主控权.

8. 适合的解决之道,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所需要的解决之道也有其独特性.

三, 阴阳太极的动态思维.

1. 深入探讨白的部分,如目标,资源,优势,进展.  扩大当事人的正向知觉,看到自己的目标与优势力量之后,再回头看问题时,对于问题的定义,感受以及原本想要的主题都会随之改变.

四, 极致希望与尊重的发挥

1.  SFBT 会谈的焦点是以现在与未来为导向, 主要任务是探讨当事人想要的偏好与未来,以及需要做什么来达成想要的不同.

2. SFBT 的核心假定是: 咨询的目标是由当事人所决定的,而咨询师的任务则是以尊重的,合作的,不评价的姿态,在当事人价值观及其逻辑推论的参照架构运作内,针对当事人所欲目标协助其建构出具体化,正向化,行动化,情境化的小步骤,并平稳地一步步前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