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多疑、固执(一根筋)且自命不凡,易误将内部体验感受为外部刺激。缺乏成熟的自我控制,认知与现实严重脱节。易导致他人现实的攻击(在特定的羞辱或陷害情境中,不是偏执的个体也难免会呈现偏执行为,在诊断中要综合各种信息,考虑是否有现实困境,是否有合理的刺激因素,是否受到别有用心者的迫害,致使来访者前来就诊?)。
偏执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驱力:与生俱来的高度攻击性和易激惹性,对刺激高度敏感导致兴奋过度。
气质:与婴儿期的“活跃”(不服管教、适应困难、反应过激、以及负面情绪)存在相关。
情感:偏执状态是恐惧和羞耻的混合体,有强烈的嫉妒心理。他们内心饱受恐惧威胁(毁灭焦虑,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威胁的防御性情感反应),对身边的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他们否认羞耻感,揣测他人的恶意,并投射出去。偏执者会用投射处理嫉妒,以应对高度的愤怒和紧张。偏执者也背负沉重的内疚(超我的道德层面的约束和本我的堕落、罪恶感的冲突),他们担心被治疗师了解,惩罚或排斥他们,极力将所有的罪恶转变为来自外部的威胁。
偏执者的防御和适应机制
防御机制:投射、对投射的否认、反向形成。
精神病性偏执者无现实检验能力,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现实并投射出去,确认自己是唯一明察秋毫的人。比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坚称自己那位同性恋助理下毒要害自己,这其实是他自身的攻击性冲动,对同性的渴望以及幻想拥有权利的潜意识投射(无冲突)。
边缘型偏执者现实检验能力尚存(怎么理解尚存?有时有冲突有时无冲突?)。边缘型偏执者会巧妙地激惹被投射对象,令对方看上去似乎正像投射那样,这就是投射性认同。如果被投射的个体试图摆脱某种感受,就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种感受顺理成章,偏执者自然认为对方必定是这种感受。比如:一位竭力否认自己的憎恨与嫉妒的女性来访者会流露出敌对态度,觉得治疗师是在嫉妒自己的成就。这种根深蒂固的误解会很快消耗尽治疗师的耐心,开始对来访者产生怨恨,并嫉妒她能口无遮拦地为所欲为(投射性认同),于是会有意无意地显露出对来访者的攻击态度。
神经症偏执者具有现实检验能力,他们将内心的问题以自我不协调的方式投射出来(有冲突)。来访者在投射时,自我同时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自我能够意识到自己偏执的一面,目的是显示自己懂行,并非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构成了投射。
适应机制:偏执者投射的目的是强烈地回避负面态度,并否认是自己的问题。偏执者恐惧体验爱意,有强烈的同性渴望。对偏执者来说,任何形式的渴望对于偏执者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危险因素。偏执者的爱意以妄想、反向形成和投射的方式表达:我不爱他,我爱自己(自大狂);我不爱他,我爱她(色情狂);我不爱她,她爱他(嫉妒妄想);我不爱他,我恨他(反向形成);他恨我,我恨他,我不爱他(仇恨妄想)。
治疗偏执者棘手的问题是,判断他们的基本情感与防御后的情感表现之间相距几何,有多迂回(爱用其他情感表达:嫉妒、恨~~)。
偏执者的关系模式
临床经验表明,偏执者在童年期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预测和判断)曾遭受过严重的创伤,他们大多数反复体验过压制和羞辱。极端严厉的批评、反复无常的惩罚、毫不留情的痛斥以及难以取悦的家长都十分常见。在养育者和被养育成偏执者的互动关系中,养育者很难控制自己的焦虑,无法分清想象和行为之间的界限,她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思维等同于行动。被养育成偏执者的个体形成的信念,自己的爱和恨都具有危险性。
作者总结了形成偏执症的几种核心要素。首先,在偏执者的家庭中,客观现实经常受到扭曲,情感回应常常阴差阳错,因此成员相互间体会到的更多是恐惧和羞耻(我的理解担心他人的评判),极少获得理解和支持。其次,养育者的否认和投射会被子女效仿。第三,原始性全能幻想(能够掌控他人,掌控世界,战胜他人是人生“首要”)在家庭互动中得到了强化,这种原始全能感造就了强烈的内疚(我的理解:外界道德标准导致的情绪反应)和混乱情感的基础(养育者表里不一)。第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丝毫无益于解决问题,而只会凭添愤怒,还会增加儿童在基本感受和认知方面的困惑。在这种情境下,个体实际上受到了隐晦的羞辱。儿童困惑于这种互动反应,这种困惑反应很可能会招致家庭成员进一步的批评,被斥责为不可理喻甚至满怀恶意,毕竟家庭成员的本意是多么善良(我是为你好)。
偏执者在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中,会不断重复这类扰乱心智的互动方式。他们内化的客体一直扰动着他们的人际交往。如果儿童最初的养育者不仅思维混乱,而且一直处于原始戒备状态,竭力维护自己的安全和权威,互动中充满操控控制,缺乏真情实感,那么这个儿童的人际交往一定会受到影响。偏执者要理解事情的“真相”,就变得举步维艰。在和他人相处过程中,偏执者常常“先发制人”,也不愿“坐以待毙”。
如果儿童拥有令人畏惧的父母,且无从知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感受,便会容易滋生偏执、攻击的性格。
偏执者与人交往时情绪频繁变幻,戒备心强和敏感多疑,但偏执者拥有内心深层的依恋(这一过程充满焦虑矛盾),能一如既往的保持忠诚(会有哪些行为表现?),这种爱的能力能够使治疗得以继续。
偏执者的自体
偏执者的两个极端自体:无能、羞耻、卑微;或者全能、执拗、自得。矛盾的冲突在偏执者的内心世界冲撞,无能的自体伴随着受虐和蔑视的恐惧,全能的自体又因为名不副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强烈的内疚感。
处于无能端的自体表征使偏执者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从来不曾真正体会安全无虞(担心)的感受,总要费尽心机去思虑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而全能感的自体表征则使偏执者产生大量的“牵连观念”,仿佛天下事事事关己,认为自己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对别人产生非凡的意义。全能意味着承担所有责任,意味着内疚、自责、担心过错而导致惩罚。
偏执者自我体验的核心是深深的孤独(精神变态个体核心体验极度恐惧感,他们以暴力维持自尊,追求个人能力;自恋者核心体验是浮夸感和虚无感,需要寻求外界仰慕以维持自尊;分裂者核心体验是湮没感,通过创造性活动来维持自尊,渴望得到来自他人内心的肯定),通过向权威人士或重要他人施加压力来维持自尊(会有具体的哪些行为表现?比如:向受压迫的群体提供真诚服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以获得自我满足。
偏执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偏执者的移情:情绪张力足,负性情绪居多。治疗师偶尔会成为他们的救世主,更常成为他们驳斥和羞辱的对象。
治疗师的反移情:面对偏执者表现出来的冷漠、泰然、无动于衷的态度,治疗师通常感到无能,焦虑、敌对和恐惧。
诊断的治疗意义
1、治疗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牢固的治疗联盟。
2、治疗初期让来访者确信治疗师的良好意愿和胜任能力。治疗师不仅要有极大的宽容心,还需要对来访者的负性移情进行友善的探讨,告知他们对治疗师的憎恶与怀疑都在意料之中。这种对敌意的接纳和从容不迫的态度有助于培养来访者的安全感,不再担忧被惩罚,也有助于治疗师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被他们视作十恶不赦的那些自体品格,常见于普通人群。
3、治疗师要理解到偏执者“先入为主”的先占观念背后,是层层叠叠的防御转换(会有哪些行为呈现?)
4、治疗师的幽默,尤其是自嘲式的反映“真实”感受的方式,很可能对来访者具有治疗效果。治疗师的真情实感流露,对偏执者具有人际互动榜样的力量。
5、治疗师要诚实回答偏执者的问题,不能顾左右而言他,也无须刻意探索其背后的心理意义。
6、治疗师如果理解到偏执者背后的防御需求,会揭开其隐藏于后的情感需求。
7、治疗师能够识别近期刺激性事件,识别来访者的偏执状态加重的原因。这类触发因素通常涉及分离(孩子入学、朋友迁居、父母矛盾),挫败或成功(受到羞辱、成功后的内疚、担心被嫉妒)。比如:攻击抱怨别人背后有其需求。不是与他针锋相对,而是着重向他表达理解别人如此对待他而导致他的愤懑情绪,这种理解会让他的情绪消散。指明他的情绪唤醒状态并积极寻找导火索,通常可以制止偏执行为。
8、避免与偏执者的偏执内容对峙。他们能敏锐地觉察到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但对觉察到的表现的理解却时常容易混淆。当他人质疑其理解时,偏执者会认为被指责自己不正常,而不是他人正在反驳自己的误解。治疗师如果急于纠正偏执者的理解偏差,会令来访者感到被诋毁和蔑视,是对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的掠夺。
9、如果偏执者询问治疗师是否同意他们对某事的理解,我们可以借机用婉转语气提供其他可能的答案。对偏执者来说,接受意味着降服,拒绝则可能招致报复。
10、人们的思维与行动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想法不等于行动。治疗师如果能从敌意、贪婪和缺乏人性等倾向中读出积极的感受,而非将这些观点引起的厌恶感付诸行动,会有助于偏执者降低对失控感和罪恶感的恐惧。完整的人性包括善恶两面。有人缺乏这样的教导,难以分清幻想和现实的区别。
11、治疗师要高度主要界限问题。保持一致性对维持偏执者的安全感极为重要。执行治疗设置对于偏执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治疗关键在于治疗师明确的、坦率的、无畏的表达个人态度,表达对来访者对世界的观点的尊重就可以了。
13、偏执者对羞辱和威胁极度敏感,有时会造成治疗的波折。治疗师的热枕、谦逊且诚恳的态度,能够慢慢激活偏执者深埋于狂怒和愤慨之下的温情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