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岁左右断奶前的时间,是我们几乎需要完全依赖外界来感受安全感的阶段,我们所有的生活需求都需要用哭喊的方式来获得外界的帮助,比如饥饿、排泄等。在这个阶段,我们期待饿了就能马上吃奶,排泄了马上就有人来清理干净……如果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些需求都被很好地照顾到了,那么原始的安全感也就形成了,偶尔没有被满足的情况,虽然会让婴儿经历一定的负面体验,但并不会影响安全感的建立。如果这个阶段的安全感初始值比较高,那么即便后来经历断奶、摔倒、尿裤子等早期挫折,我们也不容易受到心理上的伤害,能更好地进入独立阶段。”
回想我母亲在教养上对我的影响,好的方面是她看不得孩子哭,所以需求响应应该是及时的,能感觉到母亲是爱我的。但她又过于焦虑,比如在把屎把尿上我是有创伤的,我小时还没有尿不湿,所以为了避免尿床我妈会定期把尿。造成的影响一个是睡眠被打断的痛苦,从小学开始我就有失眠和睡眠质量差的困扰(跟家搬到马路边也有一定关系。)另一个就是尿频,有厕所焦虑(外出看见厕所就要上,出门也必上厕所),也是记忆中小学就因此看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