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创意当创新,创意是一种想法,一种想法实现了,才能叫创新。
说经营聊管理,我是罗海荣,用管理咨询一线的真实经验与观察,每天认真做分享。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并转发。
日复一日,已知与未知相互交织,熟悉的与新颖的、现有的与革新的、执行层面的与破局性的理念无不在碰撞中交融。众多企业和个人并不欠缺创意灵感,但他们往往缺乏将创意有效转换为经济效益的策略、途径和逻辑。倘若创意无法变现,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实质上的创新。
为何有的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产出创新成果,而有些则无法跟上步伐?正如网络上有言论指出,虽然提出了短视频带货的构想,但由于未能实现商业化运作,这一创意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相去甚远。相关数据显示,仅有3%的创意最终得以商业化应用,成为实实在在的创新。
对于创新的正确认识应包括以下几点:
1. 创新并非止步于实验室阶段,也非仅限于研发和实验的结果。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创造了什么新事物或发现了什么新规律”,而在于“为了确保这些新事物和新规律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我们需要采取何种行动或满足哪些必要条件”。
2. 创意与创新之间存在显著区别。诞生创意和落实创意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唯有当创意落地生根,变为现实,才能称得上是创新。
3. 认为只有小型企业才具备创新能力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常常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即便拥有资金也不敢轻易投入;二是管理水平不足。正因这两方面的制约,看似最具创新活力的小企业往往举步维艰,很可能成为大企业并购的目标。这如同赛跑一般,小企业或许能在短跑中表现优异,却难以进入决赛,因为在持久且需要耐力的创新竞争中,后期的实力积累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4. 第四个误区是认为创新必然与“高科技”紧密相连,这是新经济倡导者大力宣扬的一种观念。过度依赖乃至迷信高科技,可能导致思维偏离正轨。实际上,创新不仅体现在高科技领域,在日常管理优化、工作效率提升,以及生产一线的工艺改良、工装夹具设计改进等方面均可实现创新;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和各种工具、方法同样可以进行创新。
5. 创新并非特定群体如那些积极进取、富有创造力、满腔热情、敢于冒险的“先行者”的专利,而更像是一种系统方法论,从发现、验证、测试直至实现商业化运作的过程。
因此,企业需正确理解创新的本质,并在内部构建起涵盖产品、模式及管理逻辑在内的,从创意萌发到创新实践的整体氛围和系统方法,这是企业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试问,您的企业是否也曾提出过诸多创意,然而数年过去,却未见实质性改变?
说经营聊管理,我是罗海荣,用管理咨询一线的真实经验与观察,每天认真做分享。
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点赞、并转发。
2024年1月15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