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了鞭炮,吃过了水饺,拜完了年,走完了亲戚 。我们又在盼着“玩龙”(彩石方言,意为“玩龙灯”)。
初七八,锣鼓就开始响起来。锣鼓一响就意味着今年又要“玩龙”了。没走完亲戚的人们,需要抓紧时间走了。锣鼓声从早敲到晚,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主事的人开始张罗,买东西的买东西,糊龙的糊龙,训练的训练,忙个不停。
一切准备就绪。正月十一龙灯队开始大街小巷的巡演。白天和晚上各有一次演出。在娱乐方式极度匮乏的年代,看玩龙的人群相当庞大,前呼后拥,人声鼎沸。
龙灯队大概有三部分组成,锣鼓队、舞龙队和表演队。
开路的是锣鼓队,有经验的鼓手敲鼓,会打锣的老汉“筛锣”,几个大点的男孩子轮流架着鼓,空闲时,他们也抢着敲几下。小“咣咣叉子”,大多是穿开裆裤的孩子来敲。表演队前面也有锣鼓队。我记得锣鼓曲为《九龙翻身》,曲子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有气吞山河之势;激烈的鼓声隆咚,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玩龙的,表演的都要踩踏鼓点,不过,懂鼓点的人似乎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图个热闹而已。
舞龙队在街上行进时,有人家烧纸或者放鞭炮的,就要停下来表演一番。有一人举一龙珠,龙随珠动,龙头忽高忽低,翻转腾挪。夜间,龙眼和龙身上放上了手电筒,目光炯炯,火龙飞舞,蔚为壮现。玩龙头,一般都是壮汉来表演,需要几个人轮流上阵。龙身有很多龙节组成,每个龙节都有一个人举着,越靠近龙头的人,越不易操控。龙头翻身,则龙节依次翻身;龙头飞起,则龙节依次飞起……好多孩子紧跟着龙,当没有表演的途中,就哀求着试一把,有时还真摸到,扑棱两下。有幸运的还拿到了龙尾巴,使劲的甩着,逗大家一笑。我们村里有几只龙灯队,龙灯队相遇会分外眼红,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取赛过对方,赢得阵阵喝彩。不过主事的人非常清楚,这时很容易产生矛盾,所以掌控局面至关重要。
队伍最后面的是表演队,有走着表演的,如走旱船,扭秧歌;有踩高跷的,如傻小子捕蝴蝶,猪八戒背媳妇,……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有的头戴紫金冠,有的身穿大袍子,红的,白的,黄的,个个不同;他们脸上涂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有大花脸,有粉面桃花的,个个光彩夺目。表演有行进间表演和场地表演。行进间表演时,队员随锣鼓乐曲扭踩或交叉走队形,边唱边演。场地表演则主要表演各自角色,进行各种高难度的技能动作,如劈叉、空翻、跳高、旋转等。我原来以为我们村的表演是超一流的,猴子能踩着高跷,连续几十米磕牙子;傻小子能满地打滚,一跃而起……但是我们参加完乡里的龙灯会后没有了脾气。南边深山的高跷队,人家的高跷光踏板以下就一米多高,人都能坐到屋檐上面。人家还能蹦蹦跳跳,扭来扭去。人家“扎芯子”有两米多高,几个人能把一个小孩举过头顶,小孩还能做各种表演。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根据济南彩石的习俗,正月十三为“养工日”,龙灯队正月十三要歇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六串门领赏,这一天美猴王和傻小子最高兴了,在路上可以要东西,一些卖零食的,卖小商品的这一天都躲得远远的,溜之大吉。龙灯队领赏完毕“送龙”,至此龙灯会结束。
我从小就跟着龙灯队转,从打“咣咣叉子”到玩龙尾巴,再到成为队里的骨干――高跷队员,一踩就是好几年,直至上了高中。现在每当听到锣鼓声响起的时候,心里总是痒痒的。当时我经常表演的角色是书生。穿上大长袍,戴上状元帽,涂上粉,描上眉,画了眼,眉清目秀,活脱脱一个书生。我也能磕牙子,能下蹲,能蹦起来。我的膝盖右边会被高跷磨破,我就垫上棉手套,继续坚持,痴迷程度可见一斑。
如今,每年好多村子还在玩龙,但是现在基本上找不到踩高跷的了。在稀稀落落的人群中,只有一群浓妆艳抹的妇女,在锣鼓声中扭着秧歌。正月十六挨家挨护要东西。踩高跷的不见了,可能是现在的人们吃不了这个苦,也受不了这个累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踩高跷,这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只能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济南历城二中 李矿水;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