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世界过度探索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迈过那条实线,人生就会滑向虚无主义。这就是为什么说人一定要爱上一点什么,有点牵绊才会形成抓力,把你留在这世界上。
(开始前,如果能放着赵雷的我记得这首歌,或许会更有感悟)
我曾经经历过近半年的经济危机,而且那段时间正好在虚无主义里过度探索。那半年,我每天都是白水煮面条,偶尔咸菜,面条2块一把,咸菜1.5一包,煮够一天的,饿了热一下继续吃,感觉反正吃什么都一样,都会消失不见,没有意义。
后来经济好转了,自己一个人去吃了烤肉,吃着吃着就哭了,是真的哭了。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情,水煮面条也好,烤肉也好,口感和味道都是一时的,咽到肚子里,最后都一样会消失不见。
这样吃起来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但为什么我这么开心呢?因为我吃的过程当中体验到了美味,消化的过程,得到了养分,这些过程都是实实在在的。换句话说,过程就是意义。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很快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每一秒每一分对我来说都是享受。如果你身边有心情不太好的人,可以把这个回答发给他看看。
我之前说过“人为为伪,人弗为佛”就是说凡是人刻意去追求的,都是虚伪的。相反,顺应天道不强求,则自然进入到佛性的境界了。那虚无主义和顺应天道不强求的区别在哪呢?他们表面看起来简直太像了。
虚无主义是感觉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反正上学就是为了找工作,找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再上学,再找工作,再结婚生子。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虚无主义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消极与悲观,甚至演化到抑郁。这样的人想问题往往更深刻,却也更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漩涡。
人生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首先有这个想法的人,基本上是回不去看山是山了,就像睁开了双眼就无法再自我欺骗一样。但并不代表人生就不值得过下去,不代表就无法进入到下一境界。把人生比作一盘烤肉的话,只有觉得烤肉不好吃的人,才会思考烤肉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根本问题不是一切有没有意义,而是你现在不喜欢自己的人生。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意义,却看不到那些看似无用的事和物,实际上却有更大意义。
道德经说,“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你越轻松,越不在乎结果,反而越好。当你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的时候,本质上你现在是不快乐的,你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喜欢自己的生活,你根本不会思考它的意义,只希望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现在再回到顺应天道的话题上,我说那现在人应该摆烂吗?
师父说,摆烂是放弃,而顺应天道是为了找到你的天命所在,找到你热爱的东西,这个你热爱的东西终究会成为你擅长的东西,热爱加上擅长,足够你轻松的走下去。
人活着本就不是为了有意义。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发展太快,被思考了太多价值和意义,而跳过了感受美好这个阶段。
真正的大科学家,往往只是因为被学科本身所吸引。真正的音乐天才,往往只是沉醉于自己创作的过程。如果他们也每天想我整天研究怎么上火星,反正自己也上不去了,没什么意义。我写的歌也只会成为别人的娱乐而已,没什么意义,那该是多么不快乐的人生啊。
所以不必把注意力放在寻找自己人生意义上面,你可以试着吃点喜欢的东西,体验一下喜欢的运动,或者试着了解一下某个感兴趣的学科,只去感受过程,不去思考意义本身,因为寻找意义本身就没有意义。
最后送给大家道德经的一句话“无心生大用”,试着让自己跳出来。
福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