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则热搜。
泰国一名5岁男童吵闹着不想去上学,妈妈竟然向学校请了一天假,带着孩子去大街上捡垃圾。
顶着炎炎烈日,母子二人走了2公里,共捡到2公斤塑料瓶,卖了2泰铢(折合0.4人民币)。
尽管男孩累得筋疲力尽,但卖塑料瓶所得的2泰铢还不足以买一个冰激凌!
最后,小男孩跟妈妈说:“太累了,我想回家,想去上学。”
男童妈妈把这次的拾荒之旅记录在FB上,受到许多泰国甚至外国网友的称赞,称赞这位妈妈很有育儿智慧。
比起当前盛行的“吼”式教育,这位泰国妈妈潜移默化的育儿方式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去学习。
身边经常遇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不愿意上学的情况,父母的处理方式,往往非打即骂,甚至历练出一批又一批冲娃狂吼的崩溃母亲。
对于孩子而言,打骂的教育方式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带来身心伤害。
网友晴雪,和我说过她童年的一段经历。
她总是分不清被除数和除数,举个例子吧,6÷3,她总是会认为6是除数,3是被除数。
她妈妈开始还很耐心地告诉她,她也很认真地去记。
有一次,她妈在擀饺皮,想起要测试她一下,随便说了一个除法式,要她说出哪个数字是除数,哪个是被除数,她一紧张又说反了。
她妈妈操起擀面杖就打,边打边发疯地吼骂:“告诉你多少遍了!你是猪脑子吗?!我今天非打到你记住不可!”
她说,她被打得满头满身都是面粉,脑子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立刻就死在她妈面前。
从那以后,一遇到除法式,她就紧张、心乱如麻,甚至思维停止,她的数学越来越差,由于偏科严重,高考时只考了一个大专院校。
最要命的是,她极力想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母亲,不走母亲的老路,却发现难以做到,没办法在孩子的问题上耐心,想不对孩子发火,却总是失败。
表面上看“遗传”的是坏脾气,实则“遗传”的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在打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养成良好的性格,好的教育绝不是靠“打骂”制胜的,而是靠潜移默化,靠言传身教。
2
有个朋友,夫妻俩都很忙,儿子由她妈妈帮忙带大,特别调皮,纯粹的散养大的。
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这儿子可不得了,今天撕这个小朋友的画册了,明天把那个小朋友推摔倒了,后天又把另个小朋友的脸抓伤了。
每天都是告状的,朋友很是生气,开始是斥责,但不管用,后来抓住孩子就是一顿狂揍,打得孩子屁股后背都青了。
边打边骂:“不打你是不会长记性的,下次到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不然就等着挨吧!”
但是,孩子到幼儿园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不仅没改变,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朋友感叹,教育孩子咋就这么难啊!
赫尔巴特说过:要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养育子女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而不是简单寄希望于暴力,寄希望于“吼骂”和棍棒。
3
我的母亲脾气暴躁,我也经历过打骂教育,童年的种种胆战心惊,至今想来仍是心有余悸。
所幸的是,我一直在不断学习,希望能给孩子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尽力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哈佛大学硕士优秀毕业生代表何江,曾经在节目中讲述过自己是在怎样的家风教育中走出农村、取得成就的故事。
何江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高中毕业,母亲不识字,却培养了两个优秀人才,何江的弟弟是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
一对农村夫妇,却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呢?从何江父母的教育方式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何江兄弟两个在家上学时,每天晚上,父母放下家务,带领孩子,每人拿着一本书,一家人围着桌子,享受阅读时光。
何江的弟弟,第一年高考考得不是很理想,灰心不已,失去了再战的勇气。
何江的父亲什么也没说,带着弟弟到农田里干了一天活,然后,跟弟弟说一句话:你将来是想像这样在田地里干活?还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自己决定。
接下来,弟弟就明白了该怎么做。第二年,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何江兄弟两个优秀,并不是靠着父母的打骂教育出来的,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结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一书中写道:皮鞭不只会降低孩子的尊严,也会毁损孩子的心灵,会在心灵中投入最阴郁、最卑鄙的阴影:畏缩、怯懦、仇视人类和虚伪。
4
棍棒教育已落伍,口头教育也有弊端,聪明的父母都应该掌握潜移默化的育儿方式,培养出更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
第一、接纳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不认真写作业、有拖延症、爱发脾气、爱动手打小朋友、喜欢骂人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先接纳它,然后才去想办法改变。
第二、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面临孩子的问题,首先头脑发热,被情绪占了上风,控制了言行,要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理性,做情绪的主人。
第三、分析造成问题的根源。孩子出现的问题只是表象,往往与家长的言行,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孩子爱打骂同伴,首先看看家长自身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现象。
第四、要有移情能力。心理学上有个重要术语叫“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又称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是双方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感情能力与心理机制基础。
父母也要有充分的移情能力,这样才有助于作出理性的教育方式选择。
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说过: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都来得好。
这里的“诱导”就隐含着很深的育儿学问,需要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足够的了解,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因材施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育儿的效果。
不断学习总结,不断成长,成全孩子快乐童年的同时,也成全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