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这首诗,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很是喜爱。就像桂花,是喧哗的,也是安静的,在我的视线里,从未走远。
八月花令
八月有很美的雅称: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这个夏秋交替的月份,热情似火,仿佛为了酝酿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送别夏天,迎接秋天。桂花,便是这场仪式的使者。
人-“折桂〞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宋才女朱淑真道出了使者的心声:八月,是一年中奋斗的季节,人与花心各自香。
常言道,世间有两种香最令人心醉:一是花香,一是书香。古时,人们就多用桂花当作吉祥的象征,来勉励子孙勤奋学习。我国科举时代,俗称考试及第者为月宫折桂,定在八月。“折桂”就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这个月份,大多学子们都奋发学习,力争考场得意,蟾宫折桂。连《红楼梦》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笑归笑,但林妹妹对宝玉,纵有不舍,也知蟾宫折桂是众人所期许和复兴家族之必须。
欧洲人也把桂枝作为光荣、荣誉和胜利的象征,使用桂条做成桂冠,献给有才华的诗人和各种竞技比赛的优胜者。
人们对美好的期许,不分国界。但愿“桂折一枝先许我”。
闲-思远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桂花与月亮,历来似乎有一种特别的缘分,除了四季桂,大多在中秋前后开放,在月亮正圆时开得清香高洁,然后随月渐清损,如这首宋词。
月亮,也让我想起广寒宫中唯一的一抹绿,桂树陪伴着嫦娥,是吴刚如何砍都砍不掉的,尽管神话中是罚他劳作,又似如思念,树创随合,断了生,生了断,反反复复。我从未觉得他是闲得慌,是受挫了还愿意相信希望,精神可嘉。
人在空闲的时候,会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吧,历来诗人笔下都喜借桂舒志,王维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看过“蟾宫折桂”,也觉秋天除了思念,还有祈愿。祈祷着“春风马蹄急”,前来报佳音。
每一个夜晚,即使步履匆匆,仍忍不住抬头望月。
思念若是桂花味,世间的人们,无论是奋斗中的,还是困顿着的,是春风得意的,还是低调着的,大概不是孤独,是祈愿每一个当下或是明天。
桂-本色
“桂酒牵诗兴,兰釭照客情。”
诗、酒、花、茶中从不缺失桂花的身影,世间美好事物似乎都有它的一席之地,这大抵源于桂花本色。
桂花不只古时吉祥的象征,它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入药,制茶。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医学中花疗的理论实践,桂花酒就是典型的实例。我想,大多被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才能被人们长久喜爱,因其本色,才结出硕果累累。
本色,说是人成功三大资本之一,在人的身上应如是。生命来来往往几十年,人或许可以放下很多东西,但本色的东西是不能丢的。
请为这本色来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
花-香长
一切当应如是,许多香,久处生腻,然桂花不会。
从小到大,桂树都生长在我身边,我喜桂花香清浓两兼,清可绝尘,浓能溢远,恰到好处。历史名流中,极有个性的李清照也很爱桂花,写过很多关于桂花的作品,其赞“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见桂花在诗人心中的位置何等高洁。
然,所有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实属不易,不远不近,不贪不伤,不痴不怨……分寸之间,拿捏得当,久不生厌,该是很好的,却是人一生的修行。
我敬桂花虽小,却“天香云外飘”,又恰如其分。
落:静归
所有的恰到好处,直至静归,应始终如一。
桂花盛放后落地时的干脆,完全消失殆尽也是如此。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中说:树是月亮上的树(传说吴刚就在月亮上砍桂树),香味也是天上的香味道,但它有缺憾的地方在于,它要开就整棵树都开了,不留一点余地,“万斛黄金碾作灰”。
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智慧吧,能够在最高的地方放下,毫无迷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智。我一度觉得桂花是喧哗的,开的时候那么热闹,一朵朵,一簇簇,拥挤在树上尽显其香,后来发现,它亦能安静,繁盛到极点后完全空了。
为人若如此,静之又敬。
每一次谢幕,持这份空杯的心态,挺好,我为此喜欢王维的这首《鸟鸣涧》,喜诗人禅者心境。
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愿时常开启这份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