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些家长特别喜欢问问题,他们得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后,如果感到满意就会继续提出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如果感到不满意还会继续详细询问他们不明白的细节。别误会,我并不嫌麻烦,相反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感觉到了被需要,感觉到了可以帮助别人的价值感。但是问问题如果是初级阶段这也没有错,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先有方法,才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也就是“与道同行,以术先行”。
但我想说的是切忌形成惯性思维,如果用这样的思维去教育孩子的话就很容易掉进一个无底洞,将教育孩子的工作变成永无止息的“救火现场”: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另一个问题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问题越解决越多。就像海勇老师说的: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本身是复杂问题的过程,不要进入解决问题的漩涡里去,解决问题最终很容易让问题无解,要有“预谋”(要站在未来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问题,去设计想要的美好)。向方法要结果的结果是在提升孩子教育的免疫力,最终让孩子达到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所以向方法要结果是很恐怖的。
总之教育是个系统性的问题,无法单独拎出来一个问题讨论并完美解决。所以需要沉下心来系统化的学习,但是现在大家快速的生活方式似乎都想要快速解决问题,很少人愿意沉下来然后进入,学习本质的东西。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的大道至简的道理好像被人遗忘了忽略了,大家就想赶紧砍树,却不想浪费磨刀的时间,其实到头来总体消耗的时间一定要比拿把钝斧子砍来得少得多。
所以要想真的解决问题,还是需要系统化的浸泡式的学习成长自己,把自己的头脑变得智慧一些,看问题的面宽一些高度高一些,可能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2022年12月3日感恩日记11
1.感恩早上先生的理解和体贴,早上没让我起那么早,他张罗了早饭
2.感恩邻居的信任和大家的助力,我邀约到55个朋友
3.感恩女儿提出要早点睡
4.感恩今天院长一天的授课
5.感恩邻居带来的沙瓤的番茄
6.感恩社群里的服务
7.感恩大家听课的笔记
8.感恩我认真做了丰盛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