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亲子沟通,就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美国心理学教授梅拉宾在1971年提出一个观点:

在人际沟通中,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只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而听觉信息如语气、音量等则占了38%,视觉信息如表情、态度等则高达55%。

这就是著名的“梅拉宾法则”,又叫“7-38-55”原则。

这个比例揭示了非言语沟通在人们交流中的巨大影响力。

换句话说就是,人与人的沟通,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梅拉宾法则”在亲子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一个家庭中,最好的亲子关系莫过于: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与孩子好好说话。

1、亲子沟通第一步,从降低音量开始

与孩子沟通时,说话声音大,嗓门高,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有一次我因为生气大声的嚷了二宝,完事之后,为了确认他是否听懂了,于是让他重复我说的话。

弟弟一直沉默,姐姐这时轻声的跟我说:“妈妈,刚刚就只听到你嗷嗷喊,根本没有听到你说的什么。”

后来才真正的明白,父母说话的声音越大,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难以集中,会听不清你说话的内容,甚至根本听不进去。

低声说话,传递给孩子的是愉悦、平静;大声吼叫,让他感受到的是压抑、恐惧,他只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一个家庭里,父母言语温和,情绪稳定,才能培养出自信大方的孩子。

在《玫瑰的故事》这部剧中,玫瑰的家庭环境令无数人羡慕。

玫瑰失恋时,玫瑰妈妈安慰她说:“凡事都有原因,但不一定都是对错,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你不说我也不问,我不盲目偏袒你,但我无条件支持你。”

当玫瑰成了全职妈妈,因为找工作的事情纠结时,爸爸说:人只要活着,就时时刻刻在做取舍。那是因为你还有选择的机会,所以呀只要你遵从自己的内心,怎么过都没错。”

玫瑰最终选择离婚,父亲说:“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别多想,也别太懂事,人这一辈子说白了也就那么几十年。只要开心的时候比难受的时候多,那你这辈子就值了。”

父母和善的语气教育,会让孩子有被理解、被接纳之感,孩子自然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

用温柔的话语与孩子沟通,是孩子之幸,也是父母之幸。

 

2、提高沟通效果:温和而坚定的态度

《非暴力沟通》中提到:非暴力沟通支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诚意正心”,想要真正的善待他人,转变内在的态度,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正如在养育过程中,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我们愤怒,但是我们的状态不是孩子的行为决定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心态。

有一位作者@千语妈妈曾分享她的养儿经历:

儿子上一年级开始,身上有很多坏习惯--拖拉,没时间观念,书写差,不爱学习,马虎,总把简单题做错......

为改掉他的坏习惯,这位妈妈花了大量心思,一心为他着想,但每次都以儿子的暴怒收场。

儿子上初中后,妈妈决定放手不管了。虽然嘴上不说,但依然会冷暴力,黑着脸,要么就是把气撒到另一半身上。

儿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游戏玩通宵,作业不做了,成绩也直线下滑。

发现放手不管没用了,就开始打骂,整天和儿子吵架,弄得家里乌烟瘴气,儿子也更加叛逆。

后来,这位妈妈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决定重建亲子关系。

“看到儿子玩游戏不写作业,不再吼他;

儿子晚上玩通宵,我也不吵着没收他的手机;

周末儿子下午才起床,我也不再焦虑他浪费了事件

......”

孩子没吃饭,就留张便签:“饿了记得吃饭哦”;

出差回家,会给孩子带他喜欢的礼物;

看到有趣的电视,会邀请他一起

......这位妈妈不再唠叨孩子,也不再用语言训斥刺激孩子,而是在放手之外,用平和的心态对他,接纳他的不好,允许他不好。

孩子的感官是敏锐的,他感受到大人的态度在转变,他也会收起自己的刺,试着接纳大人。

这位妈妈说:“果然,我们的相处开始变得融洽,儿子不再对我凶巴巴的,喜欢跟我们相处,经常一起出去吃大餐,有什么事也愿意跟我分享。”

很多父母都明白,要转变心态,要与孩子好好说话,但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原因就在于,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与接纳,只是表面上下功夫。

甚至今天与孩子好好说话,态度转变,明天情绪激动又会开始打骂,因为打骂的效果最快。

亲子之间的沟通,要在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后,能够接纳孩子,做到平等交流。

用温和的态度与话语,会增加孩子对你的好感,同时也更具感染力。

3、深化亲子关系: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电影《小孩不笨》中,有一段经典台词: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

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然后耳朵一边进,一边出......”

好好说话,不是当方面的唠叨,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你愿意听,我愿意说。

在一个家庭中,能与孩子好好说话,犹如一座坚固又温柔的桥梁,承载着爱与理解的双向流动。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童年故事。

九岁那年,父亲将他介绍给继母时,一如既往地说:“这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

继母打断了父亲,却说:“你错了,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的,只是还没找到倾注满腔热忱的地方。”

卡耐基说,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而这句话,使他的“自我认知”也变了。

好好说话的父母,能增加孩子对你的好感,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向上向善,成为积极乐观,自信成功的人。

好好说话,是父母最高级的教育。

写在最后:

有句话叫: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孩子很多问题行为的背后,大多都是关系出现了问题。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教育才能发生。

在家庭教育中亦如此。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的每个成员,常说舒心话、做体贴事,关系才会愈发亲近,孩子也会满载着自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