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第四天

文/日月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我们从今天开始到学校实地考察,进入实景学习研究状态。

上午我们到了明远书院实验学校。还未进大门,就听到门岗、安保人员以及接待老师、领导亲切的问候声。随着进入校园,听着孩子们声情并茂的介绍,深切的体会到学校文化底蕴深厚,不愧为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优质卓越学校。

在特级校长陈春红的介绍下,我们对学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解到学校一直走在课改的前沿,提出了三新的概念,“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从这三个字中能感受到明远书院附属实验小学把课改推进到教学的前沿,不只是落在口头,也不是落在教师的教案,而是落在了教育的顶端———课堂。

两节课的体会非常深刻。一是单元为主的结构化教学新样态已经形成。二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已经悄然形成。在这里课改有效落地,在这里课堂触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这里锻炼了孩子的自信、表达、合作、沟通能力,在这里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为主,让学生自己说,自己讲,训练自己的思维。三是学校做亮了每一个细节。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在点点滴滴中,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在校园的每一处每一点。四是生活化的教育已经成为主流。两节课在注重以学为本的前提下,更注重了与生活的链接,与生活的结合,把例题中的生活元素提炼出来,把生活中的知识元素融合进学生的课堂,融合进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更真实,更深入。五是学校教研氛围浓厚。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在一校五区的不利情况下,开发出来大教研与小教研的有效结合,大教研就是校与校之间的教研,小教研就是学校内部的学科组教研。让教研活动科学有效、共长共进,解决了部分学校分散、不集中,教研活动难以开展的困惑。

评课活动更是精彩,首先是主持人带领大家回顾两节课的内容。并把教学内容与课标有效链接,在这个过程中,解释了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上,怎样上,如何把握上的度。能清晰的看出来老师的课是围绕课标、教材、学情而开展的。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和实际运用。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学生参与的非常高。

未来运用:第一,未来课堂要实现“三对”。一是对标。要与课程标准对照,二是对本。要与课本、教材、课程内容相对照,三是对生。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落在学生身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第二,要把老师学习、研究、教学真实的现状整体展现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变化,不仅仅是大家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是难题。要把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科学习内容,教师要设计出一个个驱动性的学习任务,老师不仅仅把他变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变成一个个的有效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辨,要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整个课堂经历了学习过程,探究过程,经历了学生学习提升的过程,孩子的发展进步,由不会到会,由不明白到明白,展现了孩子的思维进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