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抵御匈奴入侵,命太子扶苏监工,大将蒙恬主持工程,征用了30多万人,从公元前212年至前210年,用了两年半时间,修筑了从今陕西淳化县(秦汉时期称云阳县)铁王乡的梁武帝村至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古城的道路,“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因其南北遥遥相对、直线相通,故称“直道”;又因道路宽阔平坦,能适应大队人马快速驰援,亦称“驰道”。
与常规道路沿河谷选线不同,秦直道的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陕甘交界处的子午岭,以及陕北、陇东及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建成了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交通大道。修筑时,多采取“堑山堙谷直通之”的方法。“堑山”就是将道路选址在山峰略低一点的位置,将路以上的山峰削去一部分,然后再在路下山坡填土,夯筑一段护坡,再夯出道路。“堙谷”则是在两座山峰之间的谷底填筑大量土方,夯筑以后形成路面。遇到更高的山峰,采用“之”字形盘山路的方法修路,增加路面长度减小坡度。在陕西省甘泉县洛河上发现了秦直道过河的“圣马桥”引桥,引桥高出地面约20余米,能清晰地看到夯土层,每层厚0.1-0.12米,看来当时是用小圆木作夹板,每层土厚相当于小圆木的直径;引桥上面宽约30米左右,和山梁上直道路基的宽度相近;这是秦直道上残留的唯一的桥梁遗迹,桥以“圣马”命名,应是因为秦始皇的兵车、战马当年所经过而得名。洛河引桥桥墩残存桥基宽82米,顶宽44米,高72米,长56米。2004年,该段秦直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审报世界文化遗产。
古人筑路没有压路机,想把道路修得平整,只能将土夯平,夯土技术秦朝以前就有了,就是对土进行加工,让土达到一定密度,再用来建造道路、城墙、陵墓、宫殿等,例如阿房宫、长城等。按照程序,工匠们在秦直道上铺设了三层土,一层原生土;一层熟土;最后一层是经过加固的熟土层,又用硪对熟土进行多层次加固,使土层的密度加大,土层之间几乎没有缝隙。另外,还在熟土中掺进盐、碱,这样修筑的道路,坚固平整,野草更无法生长。秦直道“千年不长草”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位于沙漠和黄土路段,这种地形地貌本来就不易于植物生长。而所用的泥土为“熟土”,其中的盐碱物质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修建完成后一直在使用,直到清朝才逐渐荒废,常年人走马踏,自然就没有长草的机会了。陕西境内发现的秦直道遗迹有498公里,其中延安市富县段就达125公里,路面一般宽度30-40米,最宽处达58米,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宽度的两倍,也是遗迹保护最好的一段,更是秦直道遗存的精华段落。
秦直道由南向北穿越山脊、森林、黄土高原、戈壁…,途经陕西省的淳化、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榆林,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区、东胜区、达拉特旗和包头市九原区等,全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60米,一般也有20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当时就非常注重道路的通行、保养和绿化问题。沿途还建有附属建筑,如:烽火台、宫殿、兵站、哨卡、夯土护坡、排水沟、驿站等。夯土护坡和排水沟保障了道路的稳固和干燥,使秦直道更加平坦耐用;烽火台、哨卡和驿站等,是特别为秦直道的军事功能设计的。这些设施为传递军情、抵御外侵、巩固边防提供了便捷。
秦直道是一条与长城相互补充的交通路线,用来运输军队和军用物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秦直道修建在鄂尔多斯草原中,特别是还行进在子午岭主脉上,居高临下,对其两侧的河谷大道有扼控作用,在防御匈奴和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对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秦始皇时代在“北边”“南海”两个方向的拓展,使得中原文化影响空前扩张。特别是长城防线,因秦直道而得到内地的直接支持。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秘不发丧,“行从直道至咸阳”,赵高、李斯、胡亥等护送秦始皇柩车经行秦直道回归咸阳“銮舆风过鲍鱼腥”,“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说明这条道路已经具备可以通行帝王乘舆的规格。秦直道工程量非常浩巨而工期短暂,体现了秦帝国超常的行政效率,可以看作是秦政的纪念。《史记·蒙恬列传》中,司马迁记录了亲身行历秦直道的体验:“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战争是一种人类交往的行为。”随着秦直道的军事战略功能逐渐淡化,它的交通运输功能开始凸显。漫长的秦直道上,驿站两边出现了商铺,形成了小镇,逐渐变成了一条南北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茶商、瓷器商、丝绸商等各种商人活跃,为各民族交往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直道是秦帝国继万里长城之后的第二大国防工程,被称为“古代世界交通明珠”,比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早2124年,比著名的罗马大道宽3~8倍,长15倍,是世界公路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