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p207-213
实际生活中遭遇困难也适用,不仅仅限于危机干预,如情绪困扰的处理,视野打开。
危机能激发出更多潜能,危机也是契机,也会带来成长。危机中需要立即的支持。
干预原则:立即性、现实性,了解现实问题,谈话与实际相关。时间限制;通常干预时限是4周内,越往后拖,改变越难。安全是第一位的。
要了解她需要什么、能做些什么,而非仅仅停留问题描述。
知觉转换:确认知觉,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解读,转换看问题的角度,从问题视角到优势、资源、拥有的东西,以及协商未来。在当事人的脉络里,转化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在根据对世界的理解认识世界。
当事人如何看待、赋予事件新的意义是关键。但不能强逼着对方认同,否则对方觉得不被理解。危机意味着超出当事人的能力极限,进而带来极度焦虑、恐慌,能量低。陪伴,倾听,看到难得、资源。知觉上超出能力范围,并非真的没有能力应对。
咨询师需要陪伴来访者重新定义、解读事件。解读变了,情绪也相应发生变化。
创造有意义、开放的反馈循环系统。对方表达,咨询师反馈的方式,对方更多了解、认识自己。
改变一直在发生。疼痛倒逼成长。
当事人是问题的专家,他希望的、在乎的、以当事人需求、目标而定。自己选择的才会有更多掌控感,愿意去执行。咨询师保持未知,相信对方有能力面对。
未来是可以创造与协商的。未来由当事人自己掌控,而非随着命运随波逐流。
SFBT看重过去的成功经验。
从事件中学到什么很重要,而非仅仅接受现状。边疗愈,边与问题共存。悲伤与疗愈同时存在,带着问题生活,带着痛苦改变。扩大白,而非消灭黑,黑白并存。
【感悟】问题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生活中多以难得的视角看问题,而非应该的视角,带着发现改变的眼睛去观察,并将自己的观察反馈给对方。人与人之间,就会建立起良性的循环模式。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有些问题也暂时无法完全解决,就像某些慢性病,或许要与之共存一辈子,假如天天盯着问题,可能每天都不会开心,假如关注生活中的美好,问题对我们的影响也会相对变小。
焦点转换知觉其实就类似于认知行为里面的改变认知,随着焦点学习的深入,每次接触其他学派,看一些书籍时都会联想到焦点中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