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秋兴八首的第五首,这首诗的艺术创作写法,让我联想起《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都是大手笔写巨大的时,空跨度,回忆过去极尽的壮大富丽,欢乐喜悦,后期又极其衰败悲惨,鲜明的强烈的今昔对比,反差。令人读来兴趣盎然。"读书,是越读越有味,忍不住要分享。
秋兴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杜甫曾在朝迋做官(工部员外郎),秋兴八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作者眼前秋日萧瑟,晚年飘泊多病入题,循环往复由近及远,从不同角度,层层渲染,把个人身世与国家安危所见所思所感极尽的翻腾起伏,互为衬托。以昔日绚丽的光彩,华丽来反衬今日的悲凉。因为读此首时联想到《红楼梦》的写法,我想,曹雪芹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包罗万象的小说,不仅有天赋,更有他博览群书的智慧。今只略写自己个人所理解一一一承上第四首未尾句"故国平居有所思",故国,平居是哪里?思什么?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一个云霄的霄,长安宫殿(蓬莱宫阙指皇帝朝政的大明宫,承露金茎以汉喻唐)巍壮丽的气象呈现眼前。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字里行间,多么绚丽的光彩,瑶池,东来紫气,长安宫阙在作者笔下充满欢愉的描写,不竟让人对宫阙气象万千联想翩翩。
云移稚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哪有那么兴奋?一个日绕龙鳞识圣颜,表明在威严的朝见仪式中,"我"是曾亲眼见过皇帝容颜的。从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到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作者的"识圣颜",回忆起来,多么引为欣慰。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由远及近,时空回到眼前,卧沧江,惊岁晩,几回,多少感慨?晩年远离朝廷,病卧沧江,点朝班也不过几回而己。无论是长安宫殿外在的雄伟高大,还是宫阙内饰的华丽,朝政者的庄严肃穆,往昔极尽的䌓荣昌盛,气象万干,充满豪情,诗人回忆起来又那么快慰,兴奋。而眼前呢,荒凉,寂寞,溧泊,忧伤。而在这样的景况下反衬忧国之情,极具感染力。
巜红楼梦》的写法是否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