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公子:谜中谜—不其簋的神秘传奇
视频解说词
视频解说词:
谜中谜—不其簋的神秘传奇
今中国历史博物馆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不其簋盖,另外,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亦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为镇馆之宝,有身有盖的不其簋。
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的不其簋盖与滕州博物馆中的不其簋身,它们竟然原是同一器件上的,这真是充满了种种历史谜团。
1980年3月,年关刚过,春风料峭,滕县城郊公社后荆沟村第四生产队社员侯致久、侯致云、孟宪荣三人,帮助从部队复原的侯致省拉土、挑泥墙、盖房子时,在本村东侧、河西岸边,一块叫作“居龙腰”的田地上取土,挖出一个带盖的“铜罐子”,他们怀疑是文物,于是联系了公社和滕县文管所。
文管所负责人万树赢先生迅速带领团队赶赴现场,发现这是一个古墓葬,虽然被挖残,但文物尚未丢失,共出土十五件青铜器,其中那个所谓的“罐子”,实际上就是青铜簋,其簋底内部有铭文,作器者叫“不其”。
能够陪葬这么多青铜器,根据铭文所述内容,当时,万树赢先生就认定这是一个西周贵族墓。
这件不其簋,通高26厘米,腹深13厘米,壁厚1厘米,口径23.2厘米,重8.7公斤。器身椭圆,有盖,装饰有瓦纹、窃曲纹等,顶饰蟠龙纹,圈足间饰重环纹。器内底部铸有十二行,一百五十一个字的铭文,记录了不其借用虢季子伯的战车与一群猃狁外族人进行激烈战斗的战绩,并得到奖励的史实。
让人十分惊奇的是,北京博物馆竟然有与该不其簋器内底部的铭文。几乎完全一样的簋盖!而且它们的纹饰也是完全一样。
国家博物馆的不其簋盖有一百五十二个字,仅比簋身多一个“搏”字。
经过考证,两者原为同一个簋的上下套件,后来由于不明的历史原因,至今相互失散了两千七百余年。
再查看不其簋上所配的铜盖纹饰,与簋身确实有差异。
而且,今天通过细致研究,发现后配盖的内部铭文多粗糙,写法粗犷,没有簋身底部的文字精致与美观。而且,从簋盖上的字形看,有几个字,如“邾”与“郳”等,在春秋中期以前都是独体字,到给盖作铭刻的时候,这几个字增加了形符,变成了合体字,而且形符较简化,相比簋身内部独体字的时代不同。
再根据汉字字形的发展规律看,荆沟簋盖上铭文的时代,比簋身内底铭文的时代,要晚得很多很多。西周、春秋时代中期之前的多独体字,到了春秋中后期,不少独体字增加形符,但形符还保持完全的字形,比如“邑”字旁。而到了战国时期,一些形符发生了演变,大部分不再保持原先的字形了,“邑”字旁演化成了单人旁“亻”。
簋盖内的文字漫漶不清,不好识别,就是因为簋盖与簋身材质成分不同,制造工艺有差异造成的。
簋盖的铸造质量,铭文的制作技术,略显逊色,绝非大国的能工巧匠所为,而是民间仓促草铸。
那么,簋身与原配簋盖是什么原因分离开的?这是第一大历史之谜。
居龙腰墓葬的主人,是簋内所铭刻的西周时代后期的“不其”吗?即使不是他,或他的后代,或其他秦人何时带来的?这是第二大历史之谜。
如果墓主人不是秦人,到底是什么时代,什么身份的贵族,孤独的埋在了小邾国境内,荆泉泄沟边上的呢?这是第三大历史之谜。
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一谜套一谜,谜谜不清,让世人感到十分的困惑。
根据史料与文物铭文对照,可以确定不其簋的原主人是秦庄公。
秦庄公名叫“其”,即“嬴其”,“不”字通假“丕”字,按《说文》解释“丕,大也。” “不”是尊称,在古代就念“丕”音。而代表否定意思的“不”,实际上在古代念“否”音。
秦庄公是秦非子的后代,祖先原是今滕州东部附近的古东夷人伯益。
伯益,即“大费”,祖居在原滕县与费县之间。
夏代之前,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赐予嬴姓。夏末商初之际,伯益后裔费昌,弃夏投商,帮助商汤灭夏。
《史记·秦本纪》载:“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商王把费昌安置西陲之地。
《清华简》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书,它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成王打败东夷人,把秦国的先人迁到陇西边陲,西陲即今甘肃地的。
费昌后裔历代在商朝为臣,至商末,商纣王重臣恶来被周武王灭商时所杀。
恶来五世孙为秦非子,善养马,为周孝王所器重,并受赏赐,封为秦地,为秦国始封君,时间约为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858年在位。
秦非子玄孙为秦庄公,于公元前822年至公元前778年在位。
在公元前816年,周宣王命虢季子伯支援秦庄公兄弟五人攻打猖狂的猃狁,最终大破猃狁。秦庄公因此获嘉奖,并作器铭字纪念,此器即不其簋。它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铭记功德的青铜器。
西周时代的西北游牧民族猃狁,即商代时的鬼方,春秋时代的犬戎,战国至汉代的匈奴。
秦庄公逝世后,公元前776年,其子秦襄公继位。秦襄公在位时,秦国与犬戎冲突不断。因助周王室平乱有功,秦襄公于公元前771年被封为诸侯,获赐岐山之地。然而,秦襄公在征伐犬戎途中病逝,其子秦文公于公元前765年继位。
秦文公继位后,秦国稳定发展。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率军东猎。次年,决定在汧水与渭水交汇处建立城邑。秦文公十三年,即公元前753年,秦国设立史官。秦文公在位五十年,致力于国家治理与民众教化,于公元前716年去世,葬于西山。
秦文公在世期间极大可能曾携带不其簋东行至滕州东部,祭祀东夷先祖伯益。
祭祀后,不其簋被埋于祭祀之地,簋盖则被带回秦国宗庙。
不其簋的埋藏之地,即可能在春秋时代的小邾国境内。不久后,就被小邾国人挖出,并献给了同时代的小邾国君主邾君郳庆,郳庆把它放于宗庙。
在小邾国宗庙中,不其簋作为祭祀圣物,见证了十四代国君的更迭,但始终未被挪用。
从郳庆开始,历代小邾国君都是不其簋的守护者。
然而,战国时期,小邾国国力日衰,最终于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之战后,齐国完全占领了小邾国西侧的薛国,初封大将田忌于薛国,即徐州,号称徐州子期。同时齐威王也把通向薛国的小邾国给灭掉,并占领了小邾国的中心城邑灵丘城,即今桑村镇陡城村灵丘故城遗址。
另有传世的战国兵器“郳右治戈”,即齐国占领小邾国,即郳国后,在郳地所铸造的兵器。即证明了这个问题,小邾国为齐国所占领。
在这国家存亡之际,小邾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郳州懿”,将不其簋从宗庙中取出,逃到荆泉边,泄水沟旁居住,即今后荆沟村之地。
后来,落势的贵族郳州懿暗中委托民间匠人给不其簋配铸了新盖,以祭祀父亲的名义草草铭上了文字,并刻上了他自己的姓名“邾君郳州懿”。
郳州懿病逝后,葬在了他亡国后所独居的地方附近,不其簋与一套盘匜和铜罍等共十五件作了他的陪葬品。
滕州居龙腰出土的不其簋的簋身与簋盖,从西周后期到战国中期,是跨度接近四百年的奇葩组合。
不其簋,这件见证了秦国崛起、小邾国兴衰的珍贵文物,其命运跌宕起伏,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抹神秘色彩。
它的传奇故事,不仅映照了古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遐想与探索历史奥秘的无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