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学了魏智渊老师的《儿童读写三十例》中的一篇文字《儿童自由读写时间从哪里来》,结合担当者橡果课程的学习。魏老师最后那一句话很棒:“我们缺乏的不是时间,而是更好的儿童发展观,更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课程意识。”真的很不错!
不是每一个校长、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儿童发展观,但是如果你了解儿童阅读,爱儿童阅读,结果会很不一样。昨天下午的读书沙龙活动中,华龙区实验小学的杨丽珍老师说在居家线上教学期间,她尝试在早上六点的时候让学生们打开视频和老师共读30分钟,能感受到杨老师在分享这个案例时所流露出来的喜悦,作为一名六年级的数学老师,这种阅读的引领,以及大爱的分享给我们一些语文老师深深的思考。
再结合这个课程给我感受就是两个点,儿童阅读有什么特点?怎么去做儿童阅读?很有收获。
表面上来看是在讲一个儿童读写时间从哪里来的 问题,骨子里,涉及一所学校的整体变革。没有这种意识上的整体变革,尝试在已经满了的课程表里,再挤进去阅读,那么阅读必然会流入形式,至少是阅读时间阅读数量会严重不足,那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