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二三:圣贤必是快乐的
先生曰:“圣贤非无功业节气,但其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已下门人黄直录)
先生说:“圣贤不是不讲功业气节,只是他们遵循存养天理,自然便合于道,不是凭着事功气节名满天下的。”
禅宗五祖传法时,对身边诸弟子的修佛法态度不甚满意,他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如果我们把五祖所说的“福田”看作是王阳明所讲的“事功气节”的话,盯着“事功气节”是“自性”迷障的表现,它无法让人在“自性”上获得证悟和解脱,也无法完成人生的终极意义,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
修佛者试图通过佛法的修习成佛,倘若只盯着“福田”,是无法出离生死苦海,也无法成佛的。学者试图通过为学实现“学为圣贤”,倘若只盯着圣贤的“事功气节”,也是难以成为圣贤的。
孟子讲得更清楚和接地气儿一些,他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讲出这段话时,他专门讲了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周武王灭商后,将商的后裔分封到“宋”,从此在周王朝的几百年里,宋人便成了天下人编排的对象。孟子的意思很明确,浅层次来讲,人只需要遵循规律踏踏实实去做事就好,不必期待一个必然的结果,只要心里时时惦念着不荒废它,同时又不违背规律去急于求成,这样做就对了。至于最后的那个结果,只是对所做之事的一种锦上添花,丝毫不能左右这件事本身的正当性。深层次来讲,孟子所言——“仁义而已矣”,老头子一辈子都在讲仁义,因此他不会无端去编排宋人讲故事,无外乎还是希望天下人能坚持持仁行义这件事,无需去期必一个所谓的结果,只需要时时不忘行仁义,不沽名钓誉、急功近利就好。
王阳明这段感慨,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孟子思想的补充与接续。圣贤不是不讲“事功气节”,他们只是循着天理去行仁义,如此自然便是行道,便能悟道、证道,最后得道。至于最后纷至沓来的“事功气节”,完全不是他们当初的追求,更不是他们成为圣贤的依凭。
佛祖面前有八百罗汉,孔子门中有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人。世俗世界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圣贤不是标准件,没有一套固定的标准。他们只是安处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之中,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持续不断地做,既不荒废,也不急于求成,最后安安然然地步入自己的最终归宿。
据说太极拳圈子有个大家共同追求的“高手境界”——雀不飞。意思是说真正的太极拳高手,倘有雀鸟停在他的身上,是无法飞走的。因为雀鸟在飞走的那一瞬间,需要一个蹬离的过程,借助蹬这个动作产生的反作用力展翅起飞。而真正的太极拳高手能够做到对雀鸟蹬的这个动作无意化解,以至于雀鸟在蹬的那一瞬间,如同蹬在空气中一般,完全找不到可以借的反作用力。在外人看来,那只雀鸟不停地挥动翅膀,却始终无法从高手身上飞走。
“雀不飞”的一个关键在于高手与雀鸟与天地自然之间,完全合体了。他与雀鸟,甚至与身边的一切都完全合融为一体。既是一体,便没有什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了。
其实,圣贤与太极拳高手也没有什么分别,他们视天地万物与自身为一体,所做所为完全没有什么私欲可言,纯纯然就是天理,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与自己所处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没有一丁点的违和感。他哪里是在为“事功气节”行事,分明就是造物的化身。常人看他,自然“美大圣神”。
话说子贡有一天忽然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言外之意是说这个算不算圣贤的标准?
孔子告诉他,挺好的,只是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也罢,富也罢,各式各样的处境中都有资格产生圣贤,只要一个人能将自己与所处的环境和融为一体,安处其间,自得其乐,做自己该做、能做的合于道义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圣贤必是快乐的。恰如孔子所言——“孝子必有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