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意义,陈大伟老师在《观课议课》书中提到的观点是能够改善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教学研究方面的意义。
结合自己在教室的时间,感受到自己从改善课堂生态出发,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希望达到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够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成长的痕迹,记录进步的瞬间。
有过两次批评的提示之后,要展示的积极性有一些影响,不是想当然去表达,
观课议课,更多是对自己的课堂生态改变出发。比如讨论问起来看书是否有效果?
因为据说上课完全听不懂,所以选择自己看课本,是否有效果呢?
我去问过一次,前两天说是看课本能够看懂呢。一周时间过去了,再次询问效果,他说发现还是做题不太会做,那是因为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对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有过加工,考察能力比较高,所以回归到基础部分,就是课本后面练习题目进行。看课本题目是否能够做出来,从课本例题开始做起,能够做什么完全记不住。所以定期回顾到课本内容中去。
阅读理解,课本内容能够连续看几遍的看,看了几遍能够看出来意义呢?
格物致知的角度提醒,阳明先生会连续不断盯着竹子去看,去领悟,不断去做,浅尝辄止,停留在扭扭头,转身离开了,而坚定的人留在原地,继续去做。
坚定去做,平心静气去做,
重复去做,经典的题目值得反复体验,悟出真谛。
他说了一句话,做过的题目无聊,当然是一种心态,眼高手低其实还未必能够做出来,就是一眼看上去能够重新做出来。
讲题,试卷重新去做的过程就是复习的过程,什么是复习,做过的事情复盘,学过的内容转化成能力会用,学会与自我对话,与知识生成环节对话。
失败了能否产生再次挑战的冲动。
主动分享,释放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