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语文应该是语言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学习语言,也就是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文化的传承就是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语文教学一旦文化参与减弱,一旦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便失去了活力。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有这样的含义:一是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必然通过语言获得民族的文化意蕴,形成民族文化性格。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的传承,语文是文化的一部分。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人格培养只有通过文化的参与才能得以落实,语文教育才能为育人服务,育真正的人。
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就要重视语言规则和文化规则的传授。语言规则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规则。文化规则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往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为了理解、表达、交际等目的而得体运用语言所必须遵循的行为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语言运用中,文化能力的高低比其语言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运用语文教材,通过语文教育,形成文化教育,培养文化意识,形成文化底蕴,进而生成文化教养,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任务。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揭示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因素。通过对隐含在母语中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深入细致的学习,就可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从而开阔其文化视野,培养其对母语文化的直觉语感领悟能力和敏感度,并能运用母语准确的表达和理解,得体的进行人际交往。
语文教学须从字词句篇抓起。汉字是表意文字,见形知义,方方正正,中规中矩,字义中渗透着初民的文化意识。汉语句句属对,平上去入,入诗入文,音调铿锵;篇中情致意趣、理念思想、风俗习惯都浸染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所以要从积累文字、积累词语到情感积淀、审美积淀。有知识迁移之说,唯独语文,很多是不能迁移的,熟读、背诵、摘抄,大量阅读,即积累语言,也积累文化。
语文教学还要重视语感培养,巩固、发展积淀下来的文化底子;重视悟性培养,意会式的、跳跃式的、整体式的直觉思维,“涵咏功夫兴味长”;重视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培养学生哲学观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中有较强的文化意识,积极引导学生的文化实践。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课堂中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让文化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马克思说,生命如果不是活动,那又是什么呢?唤醒、点燃、开发、和发展学生的眼睛、耳朵、肢体等多种感官的潜在能力,在充满情趣的诵读、感受和品味中,沉醉于语言文字的神奇,浸淫于中华文化的浑厚,驰骋于文学作品的绮丽,在语文实践中,文化的种子深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18.3.24《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