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自诩是悬疑推理爱好者,却第一次读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宗师阿加莎·米勒的小说,羞愧。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之一,越读越不会自满,越读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未知的世界越来越一望无垠,求知的心却也越拓越宽广。
其实很久之前,就听说了这个故事,一直没看。可能因为心底的固执与偏见,认为武侠推理言情,只是休闲打发时间的闲书,每天那么多事,忙里偷闲看它们,玩物丧志,浪费时间,生出罪恶感。
这次读书群小伙伴们共读,本想围观,但还是忍不住共读了。
不想太苛求,就当还没好利索的嗓子疼头疼的良药,读吧,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非得读完才能停。
和大部分的悬疑推理故事一样,大部分人忽视了的细节,隐藏起来的真相,被名侦探抽丝剥茧般展露出来,再结合自己边读边做出的推理,一种原来如此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是一个因为悲伤惨痛事件引发的集体复仇故事。大侦探波洛偶然间坐上了来往无欧洲和东方的“东方快车”,“大富翁”雷切特死在自己的包厢里,波洛最终成功解开了谋杀案谜团。
不知道别人的读后感怎么写,我总是忍不住剧透。惨案中的一家三口(本该是幸福快乐的一家四口),因为女儿被绑架,残忍撕票后,包括怀着孕的妈妈,相继悲惨离世,再加上要自证清白自杀的保姆,一个绑架案,五条无辜人命,绑匪歹毒得让人恨之入骨,这样的人,竟通过贿赂,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公平正义何在?天理何在?最后,他的被杀,竟让人感觉痛快。
列车上,仿佛不是一场残忍的集体谋杀案,而是一出深思熟虑谋划过彩排过的舞台剧。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雪,如果不是波洛的从天而降,或许这场剧里被捏造出来的凶手,会莫名凭空消失,每一个惩凶者,都得以保身。可这是侦探小说不是,一切真相,都无法在名侦探眼前逃脱。
喜欢悬疑推理小说的,可以一读。
小说给出的探讨空间:
私刑是否可以作为法律缺位的替代手段?
仪式化的私刑是否提升了私刑的正义性?
集体行凶是否减轻了个体的邪恶感?
法网空子,总是会有人想要去钻,法治不健全情况下的私刑寻仇,人情正义与法理争议之间矛盾重重,结局波洛提出的两个结论,于法于情于理,孰对孰错,换作你会如何抉择?
公布出来的,未必是真相。
你想知道的真相,有时真的只能被封存。
阿加莎将波洛作为第三人称叙述者,透过波洛的眼光看事件,通过他的脑子思考和聚焦已知和未知,拉近了叙述接受者之间的距离。静坐思考部分,叙述者为我们分别展示了波洛、布克先生和康斯坦丁医生的意识流思考过程,实现人物间限知视角的随意转化。
本书,名侦探波洛似乎做了一回“帮凶”,虽然我个人的感觉没有看福尔摩斯的第一次登场那么神乎其神,却也是让人拍手称赞大快人心。
美国,有人嫌它自负,有人喜欢它先进,有人接纳,有人排斥,可是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它的家庭就已经显现出了难得的国际化和包容心。家庭教师,家庭医生,园丁,司机……来自世界各地,可能会矛盾重重,事实上却是相处愉快,在主人一家遭遇悲惨事故后,能抱团复仇,排除法律层面,不能不说是良心义举。
最后不得不说说作者:阿加莎·米勒。
她在传统男性主导的侦探小说领域,靠作品成为举世闻名的“推理女王”,和柯南·道尔、松本清张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
1890年,阿加莎·米勒,出生于英国的一个中产阶级,父亲单纯慈爱,富有幽默感,而母亲则始终与她亲密无间。
少女时代不仅家庭幸福、美丽可爱,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她5岁就学会了阅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文学,广泛涉猎各大文豪如狄更斯、大仲马、萨克雷等的作品,开始尝试写诗、短篇小说,或剧本。此外,她的嗓音也一直被认为是天籁,抱起曼陀林,就变身音乐少女;穿上古希腊服装,就仿佛穿越到了雅典剧场。
她那串长长的悬疑推理书单,她那传奇的一生,我就不赘述了,网上一查,全都有了。说是偶像级人物,一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