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幼儿园——角落学习。孩子在哪,教师跟进,以孩子为主。一年级开始,有所改变,需时间适应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学习方式,丰富学生体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一年级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摸底
分组举手——学习伙伴在这。素养导向下的学习,不是一个人学习,而应该有同伴。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1.以相互联结的小任务推进大任务的落实
单元整体教学提倡以大任务落实表现性目标。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能承接大任务?故将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再以整体推进是一年级课堂落实大任务的策略之一。这和简单重复的实施有所区别,分解出的小任务不是分散的,也不是平行的,而是在解决大任务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表现,生成相互关联的小任务来推进,整个过程学生有大任务的意识,始终紧紧围绕大任务的解决。
越来越多的孩子卷入。
谁来补齐?全班。不要抓着一个孩子死缠烂打。
2.允许(保护)学生的真实想法推动课堂
刘坚教授说:“一节好课首先是一节真实的课”,但是并非所有的课堂都会让学生产生真实想法,而教师得到的回答也并非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可能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也有可能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但这些想法,可能不是当下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产生真实想法?
1.不过分总结、拔高学生发言。
2.允许学生有不完美的表达,允许学生暴露自己的问题。
往往学生的想法就体现在一些含糊不清的表达上。因此,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一些“模糊化”、“儿童化”的语言。比如,学生的表述:“有点”、“好像”等,引导其他同学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新一轮的讨论让原本也模糊的同学更加明确了图形的特征。请其他同学上台指出来,明确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也是个体数学化的过程。
善于运用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发言引发集体的讨论和深化,最终推动课堂。每一段讨论都是由教师提出的,但如果讨论是依同学的发言引出的,于发言的同学而言,他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视,于其他同学而言,面对同龄人的想法,他们会思考“他为什么这么想?我是怎么想的?”等,有利于全体同学真正的投入到探究中来,而非简单的得出一个答案。教师可以追问“他为什么这么想?”引导全体学生倾听并思考某一想法,直到将这一想法讨论清楚。课堂就在每个学生不断发言的过程中开启新的讨论,有如顺水推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