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连接。
这是《效率脑科学》一书,精读分享的第38篇。
在职场中,人际协作是如此的重要,但人际关系又是如此的复杂。
如何才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地协作关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观察并解剖人际关系,并分享如何科学用脑,来与他人进行良好地协作。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交对大脑来说,非常重要。
1943年,马斯洛写了一本书,叫做《人类动机的理论》,在这本书里,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明人类需求的等级,从最低级的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共五级。而社交需求刚好处于中间的第三级。
但脑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大脑中,用于社交需求,与用于生存需求的网络,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社交需求与生存需求,对大脑同等重要。
如果社交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大脑同样会如同生存不能满足一样,会产生一种威胁感,这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远离效应,进而有可能演变成人际冲突。
在面对人际合作时,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起连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连接感。对于大脑来说,当我们与他人有连接感,我们就会感觉安全,所以大脑会认为连接感是一种奖赏,而与他人失去连接感,则会让大脑感到威胁。
而在职场里,之所以协作困难,人际关系复杂,原因在于,就像大脑自动会将事件与信息,划分为威胁与奖赏一样。我们的大脑,也会在潜意识里,将遇到的每一个人,划分为朋友或敌人。而且,大脑往往会把不认识的人归为敌人,特别是对那些,不认识,还看上去与你有些不同的人,更容易视为敌人,直到你的大脑发现证据,他是一个好人。
举个例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次受命组建培训部门,我亲自到各个部门去找寻合适的人选,最后选了七位伙伴,与我一起开展培训工作。我期待大家能够迅速进入状态,特别希望大家有协作精神,因为很多培训项目,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但工作初期,很多事情并不能让我满意,我认为项目中的一些很简单的合作,总是有很多的障碍与阻力。后来,我才意识到,伙伴们都来自于不同的部门,有着各自的工作方式,与工作习惯,相互又不太熟悉。在大家没有建立起连接的时候,协作时是没有安全感的,大脑的规律,让他们在面对他人时,不是接近,而是远离。作为主管,我需要做的,不是要求他们更好的协作,而应该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帮助大家建立起连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这样才更容易进行协作。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与他人良好地协作,就需要尽早地,尽力地,创造与对方的连接,以减少大脑的威胁反应。
那么,我们该如何与他人建立连接,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化敌为友呢,我们下一集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