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收获:
1. 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对话描写的特点,实质上是引领学生亲历了自主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的理解方能深刻,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内在的东西。“把发现留给学生”,这是于老师一贯倡导的教学观的形象概括。
2.对话描写中,怎样写提示语和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于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对话的过程中,将这一难点放大,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提示语的几种不同形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这是强化感知。听写对话,这是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掌握。通过这一“认识—实践”的教学环节,于老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当然,今后还要反复练习。
3.随机面批是于老师作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这一形式受益面大,效益高。教师的即时评改反映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在面批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褒奖,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了习作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及时指出语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推敲词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