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己,是指兴趣、信仰、生活习惯、世界观、性格等方面跟自己不同的人。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排斥异己,排斥源于深层恐惧,这种恐惧会造成一定的攻击性,比如肢体冲突,或言语攻击,或内心厌恶,或细微的不悦,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对方在想什么,在某方面我们无法与之交流,甚至觉得对方也无法认同于我们,觉得对方十分固执。
这是我们潜意识的深层恐惧。
其实对方并没有给我们造成伤害或设置了明显的障碍,甚至我们都想不通为什么不喜欢那个人,或者说我不喜欢他的某个习惯,甚至产生厌恶,这一切都源于:异己。
深层恐惧
我们为什么会厌恶异己?
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管对方是否真的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我们的本能反应都会启动这个机制,这个机制是为了让我们确保对环境的敏感,虽然它可以保护我们,但有时候却会给我们造成不明所以的困惑。异己会造成我们内心控制感缺失,每个人都有来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当对方跟我们不一样时,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排斥心理。所以想让人家获得好感,那就模仿他的动作,对方在潜意识中会更加认同你,因为他会觉得你跟他一样。
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在这方面会更加敏感,脾气暴躁的人但会更容易引发冲突。
比如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视,便是源于这种深层恐惧。
大同小异
平时我们遇到志趣跟我们相左的人,可能会说:这个人真没趣!
甚至会觉得这个人生活过得真是枯燥乏味,跟他在一起真无聊,这其实只是他的志趣跟你不投而已,并非他无趣,只是他有趣的地方你看不到,或是你觉得他的兴趣实在无聊。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些人的兴趣不怎么健康,但若没有危害到别人,也就无需过分要求了。
我们在与人相处中,要不断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深层恐惧,起心动念时当有所觉察,那种厌恶感也会慢慢消散,转而会理解对方。对方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感受也是无法受自己控制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经历、学识等多种因素都不一样,对方的性格也跟你一样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我们无法让每个人都跟我们一样,同样别人也无法要求你要跟他一样,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朋友,所以,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广结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