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在体验中触发
刘惠敏
对学生来说,生活范围的局限性,每天重复家里和学校两点一线的模式,周而复始,生活可谓单调乏味,没有更多更丰富的体验,习作也自然受到很大的限制。鼓励、引导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学生在习作时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通过语言文字尽情抒发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1.在自然中体验
大自然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对大自然就有着无比的亲近感,在自然中学生能放飞自我,徜徉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春天的百花、夏天的荷塘、秋天的硕果、冬天的雪花,以及飞鸟走兽、山川树木、蓝天白云,都是人生的一本大百科全书。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和学校,尽可能地亲近自然,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自然的味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具有真情实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在小区的小花园中、在城市的主题公园中、在家乡的田野里,只有用心,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将它们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学校也可以在政策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师生开展走近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如郊游、春游、秋游等,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由衷的赞美以及热爱。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家长的力量,引导家长在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带孩子走出家庭,亲近自然,如去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动植物园等,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2.在成长中体验
小学生的身体、情感都在快速发育之中,特别是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起伏,自控能力弱。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其中有高兴和快乐,也有痛苦和烦恼。而这些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这些内心情绪感受在丰富而深刻的,恰恰是习作时最真实、最有个性的内容素材。所以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地给学生以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勤写心情记录,以随笔自由的方式,情之所至,无拘无束,来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体验成长中经历的快乐、烦恼、困惑等等。
3.在阅读中体验
如果说一篇文章是该作者对人生体验通过文字方式进行的外在显现,那么阅读该文章则可以说是读者对作者人生体验的的“再体验”。因为人生活的时空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会有亲历,所以阅读是帮助学生丰富生活、拓展生活的最好的方式。“行千里路”需要学生成长中慢慢经历,而“读万卷书”随时都可以进行。所以,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包括朗读、默读,浏览和背诵,以此来积累学生的体验。读书还要注意保留痕迹,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写读书周记,来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一切创造来源于生活,习作亦如此,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是习作教学的活水源泉。